知情人士表示,中国已要求一家最大的国有企业集团对中国华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检查,这给数月来搅乱全球第二大信贷市场的局面增添了新的变数。
中信集团的业务涵盖银行、证券和矿业等各个领域,该集团最近派出一个团队前往华融,仔细查看陷入困境的不良债务管理人的账本,并要求不要透露姓名,讨论私人信息。
目前还不能确定中信集团的参与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2019年,该集团和中国光大集团被要求检查陷入困境的地区性银行包商银行的账目,但该银行最终被中国监管机构接管。
中信集团成为华融传奇中的一个新角色之际,这家坏账管理公司已经进入了准备2020年到期财务报告的最后阶段。卦哥家得知这份报告可能在未来几周内公布,比8月底之前公布的内部时间表要快。
自从华融错过了3月底公布业绩的最后期限后,华融的命运就一直备受外界猜测。这引发了人们的猜测,这家国有企业可能将面临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违约,导致其债券跌至历史新低。对政府支持华融的怀疑,促使人们对长达数十年的假设进行了更广泛的反思,即政府将始终支持国有借款人的债务。
到目前为止,中国对华容的长期计划几乎没有提及,让投资者猜测高层是否会介入兜底,做出一个公司的榜样,作为遏制道德风险的行动的一部分。中信集团的介入可能预示着政府正在酝酿潜在的“市场驱动”的华容债务问题解决方案。
卦哥家认为收购不太可能,但中信可能正在考虑购买子公司的股权或资产。星期一上午,华容的美元债券在香港几乎没有变化。
中信集团成立于1979年,旨在帮助中央进行经济改革试点,是一家由中国国务院直接监管的部级金融企业集团。这意味着,在中国复杂的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层级中,它位于华融之上。中信集团去年任命原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为董事长。
中信集团是该集团的主要上市子公司,拥有约9.7万亿港元(1.25万亿美元)的资产,并持有中信银行和中信证券等公司的股份。
尽管中信集团被认为是中国最重要的国有企业之一,但近年来,它持有的一些股份也面临着自身的金融动荡。中信国安集团是中信集团旗下的一部分,在2019年当地信贷市场流动性紧缩期间,众多企业错过了债券支付。
尽管华融继续按时偿还到期票据,并与国有银行达成协议,确保至少在8月底之前能够履行债务,但从3月底开始,华融已被有效地冻结在债券市场之外。
华融近期的丑闻史,可能使其成为资深决策者眼中违约的理想人选。该公司的许多财务问题源于前董事长赖小民领导下的一次不幸扩张,赖小民今年1月因受贿等罪行被惩处。
不过,有迹象表明,华融至少可以争取时间,清理资产负债表,遵守监管指令,重返管理不良贷款的核心业务。
中国华融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是该公司的主要海外子公司,今年第一季度恢复盈利,并于上周表示,其业务持续好转。母公司本月任命梁强为公司党委副书记,聘请了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协助领导公司的改革。
卦哥家估计华融可以通过出售资产筹集超过70亿美元,足以在2022年之前偿还债务。华融短期债券价格上涨表明,投资者在短期内的定价是“蒙混过关”的。
虽然卦哥认为,与过去相比,现在政府全面救助的可能性较小,但我们预计,如果信贷压力的任何回升导致系统性担忧出现,政府将对违约主体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