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共百年的“四大法宝”-中国讯息网

解读中共百年的“四大法宝”

作者:伟达 阅读量:6833758 发布时间:2021-06-25 12:26:38

欲洞悉中国近代发展的特点、规律和走向,就必须具备对中共百年历史的真知灼见。尽管许多当代人都自认相当了解中共,但实际上并不尽然,尤其欠缺宏观和全面的透视,即所谓“当局者迷”。

中共已走过百年,其中成功及挫败众多,篇幅所限,这里拟着重解读中共发展壮大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对此,中共也有公开的概括总结,即所谓“四大法宝”或“十六字箴言”: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改革开放。

党的建设自然是根本,否则其他的都无从谈起。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中共建党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定位。从时间上看,中共成立于以下关键历史节点之后或基础之上:1911年中国推翻千年帝制,走向共和;1914年至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苏联十月革命成功;1919年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这些都赋予了中共很多不同于中国历史以往的现代政党组织性质,以及激进革命时代特色。

关于中共的政治定位,不妨拿中国国民党作为参照。在政治纷争的历史迷雾中,国民党经常被描述成一个“极右”的保守政党,这完全是历史的误会。国民党与共产党其实是一对“难兄难弟”,在政治频谱上都属“左倾”革命党范畴;只不过是相对于国民党,中共的立场更加偏左而已。当年的蒋介石和国民党,有些类似今日俄罗斯的普京及其所领导的统俄党,“极左”还不至于,“右派”则远谈不上。

这也就涉及中国政治文化的土壤和氛围,感性理想主义(相对于理性实证主义)、集体主义(相对于个体主义)、大一统服从(相对于自由意志)等为主流,于是更加容易产生和拥戴“左倾”思潮、政治和文化。尽管屡屡“反右”,其实中国真正的现代“右派”绝无仅有。

至于武装斗争,在独立战争、革命起义、反抗暴动的历史过程中,“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一个有效法则,这对中共也不例外。《君主论》(马基雅维利著)中就犀利指出:“一切武装了的先知都能够成功,而非武装的先知们则归于失败。”

在现代文明和国家体制条件下,武装力量的作用依然举足轻重。现代军队和国家机器主张不持党派立场,遵循维护宪法,保持中立公正。然而,这样的“无政治立场”不也是一种政治立场吗?

统一战线则颇有玄机。表面听起来,这好像是一种权宜计谋或策略,实际操作起来,事实证明,凡是当所谓“统一战线”比较蓬勃广泛的时候,也就是中共的事业发展比较兴旺顺利的时候。朋友多,人气高,和气生财,事情就比较容易做好,这本是常识。

哲学的启示则为,统一战线做得好,就说明在政治操作中有更多中庸包容,而非极端排斥。极端总是少数,中庸大同比极端偏执更容易接近发达与成功。譬如,中共曾经有段时期“左”到连荣毅仁那样的“红色资本家”都容不下,其自身也就濒临窒息。荣毅仁后来重新出山做事业,就代表着中共发展进入了阳关道。

再就是改革开放,这无疑是中共取得全国政权后,由传统向现代社会发展,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过程中的根本制胜之道。改革开放的哲学本质与核心逻辑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让权于民,分权于民,还权于民。这也本应是现代国家和文明的基本特征与特色。

改革开放大步开拓前进,中国和人民的事业就大步发展前进。改革开放出现停滞倒退,中国和人民的利益就遭受损害和败绩。连当今中国所谓的“强硬民族主义者”,估计也不愿意再回到长袍马褂,以毛笔大字报代替电脑网络,以上山下乡代替高等教育的旧年代。

中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百年历程中的“四大法宝”已深刻告诫。既往已去,来者可追。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解读中共百年的“四大法宝””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