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疚式教育”或加重教育的负担-中国讯息网

“内疚式教育”或加重教育的负担

作者:张立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1-06-25 12:12:21

 最近,一位素人妈妈讲述辅导孩子作业的情形上了微博热搜,有人给这种教育方式起了一个颇具意味的名字:“内疚式教育”。内疚式教育,可能好用,却未必有利于儿童的长期发展。请家长三思。(6月24日 澎湃新闻)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同的家长总会有不同的办法。激励式教育,激将式教育,棍棒式教育,层出不穷,也收到不同的效果。孩子学习上有问题,进步不大,或者不符合家长的预期,家长就抽自己,对自己下狠手的“内疚式教育”,听起来为这位家长自虐来刺激孩子学习,收到效果可能并不佳,甚至会加重教育的负担。 

  “内疚式教育”,并非现代教育所出现的,也并非当下才突出。其实,历史上这种内疚式教育也有先例。其中,孟母三迁,或许是史上最出名的“内疚式教育”。“子不学,断机杼”,确实激发了孟子极大的上进心,从而成为一代大儒。孟母三迁,也成为历史佳话为教育成功范例被推崇。但是,这种教育,究竟可以“翻拍”复制多少,确实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现实当中,我们也曾看到或听说,家长推行“内疚式教育”过程中,孩子内心过于敏感或脆弱,内疚式教育的推行,会不断加重孩子的自责,对学习产生更大的负担,产生抵制、恐惧心理的也并不在少数。尤其是处于青春期或者单亲家庭状况下,“内疚式教育”或更加剧孩子过于敏感的内心,而对学习向健康方向发展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内疚式教育,是家长通过制造一种自虐式伤痛,来反向刺激孩子学习的一种办法。是苦肉计,也是无奈之举。但是,并非上好之策。遇到孩子逆反心理发作,家长孩子对抗加剧,有的孩子也学着家长的样子,以自虐的形式反抗家长的内疚式逼迫,几个回合下来,不仅不利于解决教育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反而激化了亲子关系,扭曲了孩子健康人格,症结越积越大,问题越来越多,恶性循环下去,着实让人担忧。 

  不谈教育,母慈子孝,一谈教育,鸡飞狗跳。这或许是不少家庭面临的现实问题。内疚式教育,也是这种环境下出现的畸形教育方式。面对这种困境,也并非所有人都依赖于这种不得已的办法一条道走到黑,不少家长非常渴望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办法。 

  教育,是一种正向引导,是亲子相互陪伴、共同成长的过程。教育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但这个过程中,也自然的需要家长对履行教育职责的成长过程。家长管控好自己的情绪,注意教育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避免对抗式、自虐式的冲突,多些循序善诱、因材施教式的引导,这样,或许才能让孩子能够找到最感兴趣、最适合孩子的学习路径。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内疚式教育”或加重教育的负担”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