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组织部印发通知,要求各级组织部门按照党中央要求,在“七一”前夕,对获得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的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和烈士遗属、因公殉职党员干部家属进行走访慰问。走访慰问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各级组织部门要认真准备、用心走访,切莫“走马观花”,要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让为民办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送去真关怀,“用心”更“用情”。走访慰问要见实效,离不开优良作风。一些党员干部在走访慰问中喜欢讲排场、晒成绩,簇拥着来到百姓家,拍照发到工作群,反而忽视了和群众的真心互动,拉开了和群众的距离。走访慰问要注意方式方法,做到轻车简从,不讲排场讲亲民,不拉横幅拉家常,与群众促膝长谈,关心群众冷暖,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要俯下身子到群众中去,不搞区别对待,不优亲厚友,不厚此薄彼,真正融入感情搞工作,倾注热情办实事,让群众心里暖融融。
真情听民声,“问难”更“解难”。走访慰问,群众的满意度是标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员干部要了解群众就不能坐而论道,而是到群众中去,走访慰问就是一次深入群众的好机会。在走访中,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房前屋后、生活区域多看看,还要善于说群众话,打开群众“话匣子”,耐心倾听他们的真实诉求,了解实际情况情,掌握一手信息。要把群众的困难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办在实处,不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
为民办实事,“有效”更“长效”。走访慰问不是“一次性”任务,不能“一走了之”。走访慰问的落脚点在“帮困”,要了解群众在生产生活方面有什么难题,并想出化解难题的长远之计。要鼓舞精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延伸走访慰问的深度,讲好典型故事,传递党史声音,让党史浸润人心,鼓舞干事创业的激情。要变“输血”为“造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掌握的困难要做到合理规划,科学推进,帮扶有力,从根源上解难题,让走访慰问的温暖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