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多前抽中支付宝“中国锦鲤”大奖的信小呆,再次登上微博热搜。近日,她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了两则自拍视频,谈自己的现状。概括起来,为了兑奖她花光20万,现在的她没钱、没工作,患有抑郁倾向。随之而来的是网友对她“卖惨”、炒作的质疑。(6月4日澎湃新闻)
说好的“锦鲤”咋还成“咸鱼”了呢?视频中,信小呆讲述了“自己如何一步步蠢成这样”,并自曝过得不太好,花光了存款,刷爆了信用卡,找不到工作,甚至被查出了抑郁症。“刚中奖时,我发了一条微博,我下半辈子是不是都不用工作了,现在看来,伤害不大但侮辱性极强。”信小呆的这段自述总结得比较到位。
虽说信小呆的现状实惨,但网友们依然有权表示怀疑。单从数据上看,这三年她从只有600粉丝的小透明,变成了全网平台近200万的大V。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有近200万的粉丝会赚不到钱?这是不科学的。另外,信小呆还用了找不到工作、抑郁症等话题性很高的字眼,据此有网友推断这大概率是为了翻新热度,进行新一轮炒作。
实惨也好,炒作也罢,信小呆的“翻车”再次把天上掉馅饼论摆上了台面,值得细品。对于信小呆来说,获得“价值上亿”的奖品无异于天上掉馅饼,能在全球多地商店消费、旅游免单,何等幸运?于是她辞掉工作,开始高频旅游,但有的需要自己支付住宿、交通费用,为此她花光了二十多万,刷爆了信用卡,还累坏了身体。可见这馅饼自带陷阱,还差点把人噎死。
这份从天而降的幸运除了对人性贪婪地拷问,同样也是对个人能力的思考。其实信小呆手里有一把好牌,只不过她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错过了最佳的风口。的确,作为“锦鲤”自身是带有流量的,而流量是可以变现的。特别是这几年,短视频处在上升期,如果懂得经营,再赚一个亿也是有可能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才来思考是去工作还是当网红。
在“锦鲤”和“咸鱼”之间,隔着的不光是运气,更是能力。运气,有时候是对一个人能力的加码考验。没有能力的人,就算得到了锦鲤般的好运,最后也很可能会落到比咸鱼还咸的境地。运气不是谁都有,但努力却是人人可以做到。与其天天盼着做“锦鲤”,不如先努力提升自己,这样当天下掉馅饼的时候,才有能力稳稳地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