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每个月领取退休工资的时间,但是钱却迟迟没有到账,查询后竟然发现,认证栏内写着死亡二字,最近,家住南通市通州区川姜镇姜中村的郁先生说,他母亲就遭遇了这种让全家人生气的事儿!针对此事,南通电视台采访了通州区川姜镇政府李镇长,他称,“这么点小事还惊动你们?”经了解,南通市已第一时间恢复老人的养老保险待遇。(5月29日《北京晚报》)
人活得好好的,却“被死亡”了,退休工资也领不到了,去追问这件事,居然被称是“小事”,让人意想不到。“被死亡”怎么会是“小事”?
人活着却“被死亡”,这是对一个人的最大侮辱。老人被这事弄得精神恍惚,感觉很不吉利。这是正常的反应。对此,要求相关人员道歉,是最起码的要求,没想到的是当地镇长居然称,这是“小事”。一个人“被死亡”,这不是“小事”;一个人领不到退休工资,这不是“小事”。当然,对于镇长来说,老人不是自己的亲人,只不过是一个“陌生人”,也就当作“小事”;老人“被死亡”,自己也没有什么影响,也就当作是“小事”。可群众利益无小事,事关“生死”,事关退休工资,怎么看都不可能是“小事”。对于什么是“大事”和“小事”,群众和镇长的标准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莫名其妙“被死亡”,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大事”,不解决,退休工资没有了,生活也无法得到保障,这就是“大事”。可能对于这个镇长来说,自己的乌纱帽没有了,才是“大事”;自己“被死亡”才是大事,群众的事再大也是“小事”了。镇长和群众的思维如此不同,让人惊讶。如果是一个一心为民服务的镇长,恐怕是不可能说出这么无厘头的话,也不太可能会称这是件“小事”,可能有镇长也只是一时的着急,没有经过充分的思考才说出来的,但言为心声,如果就是一个为民服务意识的干部,可能就不会说出如此伤人的话。幸运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干部都像这位“镇长”一样,将群众的“被死亡”当作“小事”,当地职能部门觉得是“大事”,在第一时间恢复老人的养老保险待遇,还表示要进一步调查核实情况,对相关责任人员将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这才是该有的办事态度。
作为一个干部,唯有将群众的事当作“大事”,当作“重要的事”去办,才能让群众满意,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这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为民服务意识,不断改变工作作风,另一方面需要加大问责力度。试想,事关一个人的“生死”,在没有看到“死亡证明”,在没有获得确切信息的情况下,竟然注上“死亡”,停了退休工资,这是多么荒唐的事。即便是工作存在误差,也是不能原谅的。退一步说,在明确自己的工作存在错误的情况下,首先要表明歉意,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改正,而不是一开口就是“小事”,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多么严重。
一个人“被死亡”已经够荒唐了,将其当作“小事”,则让群众太“伤心”了。但愿此类事件不要再次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