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底开始,输入型病例增加形成了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尤其是来自印度,或是通过第三国入境的印度入境者病例每日不断,因此希望政府对印度次大陆关闭边境的呼声越来越大。
在禁止印度次大陆几个国家的旅客入境之后,自5月8日起,从高风险国家入境的旅客须在指定设施遵从居家通知的天数,以及旅游史的监控都从14天延长至21天。
应对境外变种毒株的传播,是此次退回第二阶段的重点战役。过去一周,截至本周二,包括陈笃生医院感染群在内,社区感染新增60起(昨天新增一起),其中29起感染不同变种毒株,当中五人属陈笃生医院感染群。
更大的风险在于,当局无法排除变种病毒潜伏社区的可能性,传染性更高的变种病毒可能引发大型感染群。
眼下情况还不算新一波疫情的暴发,但新病例的出现和累积,对医疗资源的压力也不小,为了应对疫情突变,卫生部已指示全国医院推迟非紧急手术、住院和专科门诊,这多少造成公众的不安。因为,有病在身的人急于求医是人之常情。不过,在资源的准备上未雨绸缪是有必要的。
限制南亚人入境必然给高度依赖客工的我国经济带来冲击,建筑业首当其冲。联合领导跨部门抗疫小组的教育部长黄循财说,工程的延误一定更长,组屋项目完工可能延迟超过一年,对新加坡人来说是“可观的成本”。
组屋延迟完工,连带影响年轻屋主的婚期,再次打乱了不少国人的时间安排。
印度如今是全球最大的重灾区,医疗和防疫物资严重缺乏,对一个13亿人口大国,外来援助只能起“杯水车薪”作用。因此,在短期内对印度开放边境的机会不大,这对本地劳动力的影响程度远非目前可以想象。
有了“前车之鉴”,今后从印度引入新的客工时,我们应该为他们实行更严格的隔离检测,21天的隔离之后,还必须进行7天至14天的观察,并把通过检测的健康客工安置在过渡性的住宿一些时日之后,才能放心地把他们转移到一般的客工宿舍。
对抗潜伏期长的变种病毒,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尽管当局已经收紧了对客工的防疫要求,客工宿舍仍是一条脆弱防线,一旦出现缺口便一发不可收拾。
源自南非、英国、巴西和印度变种毒株已在国际上传播开来,任何国家都无法完全把外来病毒挡在国门之外,连防范措施密不透风的中国也发现外来变种毒株,对正在小心翼翼开放边境的我国而言,管控风险的措施更为重要,我们还必须不断研发更为精准快速和简易的检测方法。
全面采用“合力追踪”登记提早两周,从本月17日开始实施。追踪病例和传播情况,科技比人力更为有效,仍未下载这个手机应用或领取携手防疫器者,事不宜迟,没有必要一拖再拖。
对于接种疫苗还抱着犹豫态度的部分国人,变种毒株可能进一步削弱他们对现有疫苗效果的信心。卫生部医药服务总监麦锡威认为,若不是我国优先为医护人员和年长者接种疫苗,这次陈笃生医院的传播范围相信更广。当中,有接种疫苗者都没有症状或只有很轻微的症状,也证明了疫苗确实起到保护作用。
社区传染情况恶化,当局必须加强公众对变种毒株危险性的认识。人们尽量减少应酬,提高自律和自我防护意识,才能防止社区传染演变成新一波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