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网络奇事真是奇,惊奇得令人咋舌,甚至都怀疑自己的知识真是白学了。
最近一则关于“熟鸡蛋变生鸡蛋,还能孵出小鸡,并且已经成功返生了40多枚”的消息再次成为了网络热点。这可不是一则谣言,而是发表在“写真地理”杂志上的一篇论文。论文的作者还是河南某职业学校校长郭某,并且郑州市相关部门也作出了回应,说已入校调查。
显然,对于这个消息的真实性,我们不用怀疑了,并且抖音上也有记者的现场采访报道。当事人还振振有词,说三四年前就有人做过了,自己不过是重新做一次而已。
然而,问题就来了,其实公众对事件本身没有啥感到奇怪的,毕竟在这个网络时代,出现各种打破常规甚至超出常理的“奇谈怪论”并不奇怪,关键是这个事件背后的某些细节耐人寻味。
首先是文章的作者,这可不是一般的人,这是一名堂堂的职业学校校长。大家细细想一想,能够成为一校之长,可不是一般的人,至少也是受过一定教育的。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教育工作者,本身应该知道写下这篇文章、得出这个结论的社会影响,应该知道起码的科学常识。但事实上却相反,这确实匪夷所思。
其次是文章公开发表了。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个所谓的“地理写真”是一个什么样的杂志,但作为一篇有违基本科学常识和生活常识的文章,居然有杂志能够堂而皇之地发表,这个杂志编辑是如何审核把关的?是真的检验了论文的真实性,还是只管收钱,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
其实,类似的事件并非孤例,而是比比皆是。比如,之前网络曝光的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冻土》的论文中出现“赞美师娘”的段落,还有那部被誉为“儒林巨制”的《平安经》等,这些都是打破常规常识的事件。这些文章和书籍不仅发表了,而且还冠上“美其名曰”的头衔。
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显然并不在科学常识本身,而在于背后的一种利益驱动。一个敢写,一个敢发表,中间离不开利益链条。所以,要从根本上杜绝类似的事件发生,关键要切断这个利益链。有关部门要切实负起监管责任,对类似的事件进行严厉问责,这些“怪胎”也就没有出笼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