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阳刚之气”也要从娃娃抓起-中国讯息网

培养“阳刚之气”也要从娃娃抓起

作者:李红军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1-04-15 22:04:58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519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5.5%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的青少年需要培养“阳刚之气”,86.8%的受访者认为要注重增强责任意识、团队精神。调查中,85.5%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的青少年需要培养“阳刚之气”,4.6%的受访者觉得不需要,9.9%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中国青年报》4月15日) 

  传统语境下,坊间形容某些学生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而今青少年缺乏阳刚之气无疑成为不少家长的心头之虞。男子汉大丈夫本该伟岸,本该顶天立地,可是过多的“阴柔之美”让一个个孩子变成了“娘娘腔”——缺少阳刚之气。何以至此?一言以蔽之:家长使然。 

  当下社会,孩子们一个个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过分地宠爱让一个个“小皇帝”“小公主”们越来越不谙人间世事,上厕所父母要跟着,喝杯水父母要递过来,唯恐孩子有什么闪失。事无巨细,父母统统包办,甚至是越俎代庖,缺失阳刚之气也就不足为奇。 

  眼下一些孩子任性自私,抗挫折能力差,稍有不如意就会做出一些极端之举,令不少家长颇为头疼。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需要从娃娃抓起,一方面,家长要学会放手,不能大事小事都亲力亲为。要知道,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一个孩子整天被父母宠来宠去,十之八九不会有好的结果。要让孩子“我的事情我做主”,少些无谓的家长干预。着力让孩子培养独立意识;另一方面,学校要适当地开展一些必要的校外活动,多接触社会,让学生自觉主动地经风雨,见世面。人的技能不是天生就会的,而是在干中学,学中干得来的。 

  其实,适当地让孩子经受些生活磨难未必是件坏事,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大凡集大成就者多与所处的艰难环境有关,屈原被逐乃赋《离骚》,孔子厄而作《春秋》,高尔基童年家境贫寒,但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先后写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自传体小说,成为一代文豪。被誉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教育孩子方面也颇为值得借鉴,他教育自己的孩子说:“出自己的力。留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这些先哲圣人的成才之道和教育方法值得每个家长品读借鉴。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幼稚会成熟的。一个孩子如果不经历风雨,不去见世面,就会永远成为“巨婴”——永远长不大。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需要从娃娃抓起,希望我们的家长多些撒手,少些包揽,学会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着力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多一些阳刚之气,少一些阴柔之美,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培养“阳刚之气”也要从娃娃抓起”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