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总统特朗普主政时,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朗核协议后重新对德黑兰政府施以制裁,却对沙特阿拉伯王储穆罕默德派遣亲信,到土耳其杀害异见记者卡舒吉的恶行轻轻放过。
拜登上场后,尝试一改前朝偏袒沙特的中东政策,但被部分声音批评相关措施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其实,拜登调整美国的沙特政策时,须面对捍卫人权与战略利益考虑之间的张力,他的决策并非全无可取之处,但同样地,箇中的风险不容忽视。
拜登当选总统后,先在2月初宣布中止对沙特在也门战争的援助和暂缓对沙特的部分军售,后在卡舒吉被杀害一事翻旧账。
白宫不仅在2月26日公开国家情报局于2018年确认沙特王储批准谋杀卡舒吉行动的调查报告,更透过国务卿布林肯颁布“卡舒吉禁令”,以不公开名字的方式制裁76名被高度怀疑从事威吓异见份子活动的沙特国民,当中盛传包括一名沙特前情报高层和被指执行杀害卡舒吉命令的王储私人卫队。
尽管如此,拜登的沙特政策仍被民主党部分党员和人权组织批评为“伪善”的举措,原因是他只制裁王储的亲信,却没有正式制裁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人。尤有甚者,拜登实际上也难以确保过往屡次践踏人权的沙特日后不会重蹈覆辙。布林肯表示,美特关系并非“破裂”,而是予以适当的“重整”。
拜登表明,在正式制裁沙特前一天,他曾亲自致电沙特国王萨勒曼预告美方的行动。一般分析相信,拜登要借此惩罚沙特重塑美国的道德高地,但同时也不想过度开罪沙特,原因是华府仍然须要倚靠沙特制衡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以及稳定全球石油的油价,过度强硬的惩罚恐怕会令沙特逐步倒向更难缠的中俄怀抱里。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特聘研究员(Distinguished Fellow)马丁·英迪克(Martin Indyk),上月10日在《外交》杂志网页发表文章强调,由于沙特王储绝对不敢在私人卫队未能随行的情况下访美,所以美国的制裁实际上已与正式制裁沙特王储分别不大。
另外,英迪克也辩称,拜登政府已降低了沙特王储与白宫对话渠道的规格。在特朗普主政的年代,沙特王储可直接跟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联络,但拜登政府只派出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跟沙特王储建立新的沟通机制,那意味着拜登政府只把兼任外交部长的沙特王储,当作单纯的外交部长,而非沙特实际上的统治者。当然,批评者希望沙特王储彻底被排斥,但英迪克认为,无视现实处境的道德喊话的实际意义不大。
不过,即使是拜登政策支持者的英迪克也承认,虽然沙特早前碍于压力释放了著名女性主义者政治犯鲁嘉因·哈德洛尔,但拜登的沙特政策还远不足以阻止对方在国内外继续从事蔑视人权的活动,当中以在也门支援阿卜杜拉布·曼苏尔·哈迪对抗胡塞武装组织的内战的情况最为严重。
也门内战的人道危机主要是由沙特滥用美国的军备支援在也门多次发动伤及平民的无差别袭击,因此许多如英迪克等的西方评论者都认为美国有义务制止沙特在也门的恶行。拜登中止对沙特在也门的援助,其原理就是旨在使沙特难以有足够的军火补给,从而迫使它想办法结束旷日持久的也门战争。
可是,沙特目前仍有充足的军火,要紧急停止对也门的军事介入行动,实非一时三刻能达成的事。况且,也门内战的人道灾难实非沙特单方面造成。由伊朗支援的胡塞武装组织,同样屡次发动无差别攻击及阻挠人道救援物资送到平民手上。
若然拜登单方面向沙特施压,却不同时阻止伊朗以非法走私武器的方式,为胡塞武装组织提供武器支援,那么结束也门内战所造成的人道危机只是奢谈。
其实,也门内战的人道危机再大,也只是沙特问题的缩影。若然沙特王储在国内独大的政治地位不受动摇,而美国又无法减低对沙特的战略依赖程度,再多推动沙特改善人权的建议,也是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