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九成小学生缺觉,解决睡眠问题得先治好手机依赖症-中国讯息网

超九成小学生缺觉,解决睡眠问题得先治好手机依赖症

作者:张晨昊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1-03-22 13:06:23

2021年“世界睡眠日”,国人的睡眠质量并不乐观。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等机构发布的《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中国目前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也就是说,每5个人中就有1个存在睡眠障碍。这还是以全体国民作为总体的数值,如果聚焦到年龄在18岁以内的未成年学生,睡眠情况则更为严峻。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调查并编写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2019—2020)》,有95.5%的小学生、90.8%的初中生和84.1%的高中生睡眠时长未达标。

这个数字令人震惊,超八九成的未成年学生“缺觉”,难道是学生群体睡眠时长的标准值定高了?按照《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规范,小学生每天睡眠应达到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生则是8个小时。简单来说,学生群体每天应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好好睡觉”。这一“国家标准”的科学性自不必说,但科学标准的制定却未必经历过广泛且深入的调研,同当前中国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难以切合。举例来说,即便是同一个学段,不同年级的学生所能保证的睡眠时长也是不同的。谁能奢求面临着中高考压力的初三、高三学生同刚刚入学的学弟学妹们作息一致呢?

由此可知,学生群体未能达到的睡眠指标本身存在“粗线条”的问题,这可能是造成前述数据让人震颤的原因之一。但这却不能让学生群体睡眠的严峻形势纾解分毫。

睡眠成为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2003年3月21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宣布,把两年前由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共同发起的“世界睡眠日”引入中国。从此,中国人的睡眠状况开始成为一项社会关切。通过网络检索已经很难确定在众多发布睡眠质量报告的机构中,谁才是最早的那一家。但可以确定的是,权威机构如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国医师协会等对睡眠数据的监测超过10年。这10年间,国人睡眠的发展趋势总体上在走下坡路。

根据新华社、中新社等在2014年的报道,彼时的学生群体睡眠时长就已经难以满足,作业太多、上课太早是受访学生阐述的重要原因。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显示,课业压力、玩手机或电脑、父母未能做好表率是影响学生睡眠质量的三大原因。两相对照,近些年要求“学生减负”的社会吁求已见成效,减少家庭作业和推迟早课时间等措施普遍落地。但这仍然没能减少学生的压力和焦虑情绪,谈不上“行之有效”。

事实上,想要根本解决学生睡眠时长不足的问题,就势必要解决有限的学习时间和沉重的应试压力之间的矛盾。目前看,想要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睡眠时长不足的问题,手机等电子设备是问题解决的关键。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电子设备,一味要求学生提高自控力或是要求家长做好表率是不现实的。

这需要有关部门着手调查各个电子设备、各种应用平台的学生用户占比,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学生用户占比较高的电子商品和应用软件的开发商、运营商采取行动。包括但不限于采取立法、制定政策等手段,强制要求产品增加对青少年及学生群体的保护,限制平台用户的使用时长,增强青少年学生用户的使用行为监测等。还可以要求产品或平台加强宣传,以醒目、平凡的软性手段引导学生群体,自觉自愿地放下手机,改善睡眠。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超九成小学生缺觉,解决睡眠问题得先治好手机依赖症”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