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人数减少400万对,可以关注但别焦虑-中国讯息网

结婚人数减少400万对,可以关注但别焦虑

作者:郭元鹏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1-02-21 21:12:26

 6年结婚人数减少400多万对。根据民政部数据,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国结婚对数呈现先升后降的态势:2010年结婚对数为1241万对;2011年达到1302.4万对,其后两年继续增长,2013年结婚登记1346.9万对;在经历了这一近十年的历史高位后,其后六年连续减少。有专家指出:这届年轻人“不爱结婚”。 

  近年来,我国结婚人数持续减少、结婚平均年龄日渐增长、单身群体日益扩大、出生人口持续减少等问题、备受关注。从民生部公布的数字来看,“结婚数量”确实呈现下降趋势,6年结婚的人数减少了400万对。刚刚过去的牛年春节,又有多少人被催婚了呢?今年春晚小品《每逢佳节被催婚》,再度引发了对婚姻现状的讨论。 

  这个数据一定没有问题,来自民政部的统计数据是权威的。但是,就此得出:这届年轻人“不爱结婚”还是显得牵强附会了。 

  “结婚减少”是有客观原因的。比如,人口数量总体来说是下降趋势的。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年出生人口不断走低,1991年出生人口降至2250万人,1992年降至2112.6万人,1994年跌破2100万大关,到1998年跌破2000万大关。按照这个基数,未来几年结婚对数还将继续走低。比如,“适婚人口”的高潮期已经过去了。“该结婚的”已经结婚,“不该结婚”的自然还不需要结婚。比如,人们对于婚姻的看法发生了变化,由以往的“将就着过”变成了“高质量过”,对婚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和我们说的“生命的宽度”和“生命的长度”是相似的。眼下的婚姻更加追求“婚姻的宽度”而不是“婚姻的长度”。 

  因此,对于“结婚减少”需要辩证看,理智看,而不是杞人忧天,而不是把原因归咎于“这届年轻人不爱结婚”。当然,对于“结婚减少”也可以多关注一下,但是需要关注的是“结婚减少”背后的诉求。 

  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人在推迟婚姻,原因也是复杂的,比如人们对于“美好婚姻”的要求越来越完美,比如人们担心生活质量的问题,担心房子的问题,孩子的问题,教育的问题,成才的问题。这都需要社会进行关注,纾解“年轻人的焦虑”。说到底,还是需要回应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房子的压力,工作的压力,生存的压力,教育的压力,都需要本着以人为本的高度减少压力。 

  还需要知道的是,“结婚减少”并不是“丢失爱情”。随着观念的变化,对于爱情的期待更加完美,对于婚姻的期待更加纯洁,这其实也是一种可喜的变化,婚姻质量高了,家庭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和谐,当然也有“缘分未到”的情况,年轻人更愿意“为了幸福去等待”。 

  因此,结婚人数减少400万对,并不能证明年轻人“不爱结婚”!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结婚人数减少400万对,可以关注但别焦虑”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