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中部城市抹谷素有“红宝石之乡”之称,缅甸当局为防止过度开采而实施限制,但让当局始料不及的是,那里的宝石矿场反而更繁忙了。
抹谷(Mogok)位于缅甸中部曼德勒省。自古以来,帝王军阀就不停为抹谷的控制权而争斗。抹谷是世界上顶级红宝石的产地,从那里开采出来的红宝石尤其是“鸽血红宝石”闻名于世,品质最好的如今要价数百万美元。
多年来,缅甸政府一直都允许私营企业与国营的缅甸宝石公司联合开采宝石。然而,当局为限制大型企业过度开采,前不久修改了法律,以至于许多采矿公司的许可证未获得更新。这些采矿公司留下来的矿坑于是引来了数以千计的手工开采者。这些没有大型开采机械的采石人许多曾是采矿公司的员工,他们长久受忽略,如今有机会了便来分一杯羹。
如今抹谷布满了无数的临时槽口,有的相隔只有数米;每天,一组又一组采石者从30米的深坑里将一桶又一桶的土石提上地面。这些开口通向由竹子支撑的迷宫式隧道。这些隧道十分狭窄,宽度只足以让人趴着前进,在隧道下面的人只能靠长管输入的氧气呼吸。
一名采石人说:“有时候在地底下挖掘时,会不小心挖入别的隧道。”
采石人将土石送上地面后,会先清理杂质,然后在石子堆中寻找鸽血红宝石。
当地警方近日加强对一些矿场的巡逻,一些探矿者担心当局过不久会着手打击非法采矿。
其实,这些采石者是冒着生命危险开采,因为由竹子支撑的隧道随时可能坍塌,尤其现在当地已经进入雨季。其实,随着越来越多人涌到抹谷挖宝,找到红宝石的机会越来越少了。风险大,收获机会不大,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没放弃,因为鸽血红宝石的利润诱惑太大了。
一名采石人披露,他和四名队友一个月内只挖到了一颗红宝石,卖了区区10万缅元(约90新元)。“我们前前后后花了60万缅元在汽油和机器上,我们挖得不够深。”
1990年代中,缅甸前军政府允许私企引进专业办法来开采,缅甸的红宝石生意因此蓬勃发展,后来西方国家对缅甸实施制裁,严重打击了红宝石业。
非政府组织“全球见证”代表多诺维茨指出,缅甸红宝石业公认“充斥着腐败、冲突,并同军方人物与武装组织的联系根深蒂固”。
优质的抹谷红宝石一般会走私到泰国或中国,卖给私人买家或制作成首饰。剩余档次较低的红宝石很多会流入抹谷市场,经销商会根据质量来决定价格。
当地商人表示,抹谷红宝石的繁荣期早已过去。一名入行25年的店家说:“现在我们看到的红宝石全都是低质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