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一则“消防员向带路外卖小哥喊话”视频引网友纷纷点赞。记者了解到,1月29日贵州贵阳,消防车由主干道进入到事发地岔路口,在外卖小哥的引导下,及时到达火场成功灭火。而小哥到达火场后就走了。消防员称,当时外卖小哥手里还有几份订单没送,“不要给他差评。”(《新京报》)2月3日)
遭遇火情,消防员早到一分钟与晚到一分钟,结果截然不同。众所周知,一个差评会破坏外卖小哥一天甚至一个月KPI考核绩效。为消防车带路并非外卖小哥的本职责任,而他却以帮助灭火为先,其精神值得点赞。不过,“消防员向带路外卖小哥喊话”虽好,可喊话宣传却不一定能惠及当事的外卖小哥。
诚然,我们已经入全媒体时代,但喊话视频的传播范围终究有限。何况从1月29日带路到2月2日喊话,时间已经过了5天。眼下,外卖平台及外卖用户对配送时效的要求越来越高,外卖小哥应超时数分钟背上差评的情况并不少见。在无法提供有效证据的情况下,向外卖用户解释“刚刚我给消防车带路”,恐怕不会让所有人轻信。
近几年,外卖小哥在配送途中做好事的新闻十分常见。“深藏功与名”的可贵品质在这个群体身上,释放出令人关注的闪耀光芒。做好事不留名虽然能彰显出当事人真心为善的信念,但却不利于宣传善行,不利于其他人跟进效仿。让好人感受到做好事有好报,方能引导更多的人帮助他人。
古人说:“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我们见过扶老人起身之前拍视频的;带小孩回家之前打电话的。其实,好人做好事不必羞于启齿,不必羞于要求补偿。如果因为为消防车带路,延误配送,外卖小哥当主动留下联系方式,请消防机关作证,这既是为自己负责,也是为用户负责,化解用户的不解和抱怨。
面对因特殊原因导致送餐延误的情况,建议外卖平台建立主动型的容错机制,跟进帮助小哥搜集做好人好事的证据,鼓励外卖小哥及时将好人好事说出来,不必等媒体宣传之后才开始挖掘。为外卖小哥承担延误责任,能有效提升外卖小哥的职业荣誉感与获得感,进而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