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识潜绩、科学考潜绩、群众评潜绩 让潜绩变显功-中国讯息网

精准识潜绩、科学考潜绩、群众评潜绩 让潜绩变显功

作者:腾扬阳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1-01-27 21:46:27

 干部政绩既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显绩”,也有看不见、摸不着的“潜绩”。但是,一些党员、干部在发展观念上存在重“显绩”轻“潜绩”、重当前轻长远、见物不见人,甚至制造虚假政绩等问题。舞好政绩考核指挥棒,打破政绩考核桎梏,关键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做到既注重“显绩”更要注重“潜绩”,把着眼于根本的“潜绩”显出来。 

  精准识“潜绩”。所谓的“潜绩”就是不逞一时之强,不贪一己之功,顺应的是人民需求,关注的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分析识别成绩要看长远,不能只盯着大项目、大广场、大马路等“显山露水”的大工程,更要注重“送温暖”、抓教育、办公益等不求声誉的“潜绩”。综合运用目标、历史、横向、纵向、内外比较法,既看干部目前取得的成绩,又看其对长远发展作出的贡献、打下的基础,深入浅出,挖掘出“潜绩”。 

  科学考“潜绩”。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考核内容,对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要求,增加能够反映长远目标的项目,在具体考核指标中突出中心工作份量,加大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的考核分值比例,既考存量,又考变量,考努力程度和发展水平。唯此,才能树起政绩科学考核风向标,引领各级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促使一方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群众评“潜绩”。群众是“潜绩”的最终受益者,也是最公正的评判者。干部的是非功过,“潜绩”的好坏优劣,群众看得清楚,也最有发言权。积极探索建立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公众评价机制,根据不同层次、区域的具体情况和不同考察任务的要求以及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建立民意表达和参与考核机制。赋予群众更多的话语权,充分听取群众声音,把群众的“好差评”作为考察干部“潜绩”的“测量尺”。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只有格外关注和多加留意那些打基础、利长远、不事张扬的干部,才能实现“潜”与“显”的统一,才能真正做到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让埋头苦干的干部“显山露水”。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精准识潜绩、科学考潜绩、群众评潜绩 让潜绩变显功”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