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步数”只会对商家产生价值-中国讯息网

虚拟“步数”只会对商家产生价值

作者:朱永华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1-01-26 12:05:48

 当你打开手机微信中的运动步数时,会不会对一些人动辄破十万的“天文数字”感到惊讶?按照普通成年人的步伐,一步大概70厘米左右,10万步就是70公里。这个距离几乎等同于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到大兴机场的距离,如果一路全靠步行,大概需要18个小时。一天走10万步,可以,但没必要,形成常态化更是不符合常理。但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数字,正真实出现在我们的朋友圈里(据1月25日《中新网》)。   

  对于微信以及各类app中的运动步数,笔者并不十分感兴趣,只是认为那不过是记录一天的步行距离而已。所谓“步数挣钱”,也是聊胜于无,想靠每天的运动步数挣个早点钱,不累断腿才怪。但看到朋友圈里原本很少步行动辄驾车的好友,每天居然也都一万甚至数万的排名记录,笔者也是感到匪夷所思。有次笔者爬了一整天的山,微信中记录的步数是2万多步,原本以为在朋友圈中能够数一数二,谁知在次日的排名榜上,依然处在第17名。   

  想来这可能就是“摇步器”在作怪了。应当说,作为一般或站或坐的上班族,每天能够接受的运动步数在1万左右,换算下来也就是10几华里。偶尔多一些也属正常。既非“走动性”的工作,在代步工具十分便捷的时下,出于正常健身的步行每天都有十万八万甚至能走10几万步,那不是造假就是“走神”,而用“摇步器”取代实际行走的步数造假,除了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实在找不出任何有益社会和个人身体健康的实际意义。   

  的确,人在家中坐,步数十多万。用“摇步器”进行运动步数作弊,除了“自我忽悠”以外,真正出于逐利需要的并不是很多。倒是不少围绕运动步数“打主意”的商家,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按说,向市场推出“走路挣钱”“走路抽奖”以及“走路捐赠”“走路积攒能量”的商家和所谓公益机构,他们应当对走路“作弊”行为甚是敏感坚决反对。但事实上无论网友如何使用“摇步器”作假,也不管每天行走的步数如何不可思议,都没有给出任何异议,该发钱照发、该抽奖照抽。而出售各种“摇步器”的电商也忙得不亦乐乎,报道显示,经销“摇步器”的商家,每月大部分销量都在万部以上。   

  “让用户的每一步产生价值”。确实,适当走路是最简单的健身运动方式,养成经常走路的习惯,每一步确实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价值”。但商家提出的这一口号,显然是从运动步数中窥探出了商机,他们所关注的并不是客户“怎么走”或是步数的真与假,更在意参与的客户多不多,app的下载量大不大。报道也透露,一些设置“走路挣钱”的app,表面上看是做“赔钱生意”,激励更多人运动健身。但实际上却是以微小的投入换取更多的流量吸引更多的广告客户。所谓“让用户的每一步产生价值”,终究不过是包括经销“摇步器”在内的各路商家,联合起来对网民群体智商可持续的大“收割”。   

  健身需要的是运动,商家需要的才是“步数”,任何攀比和虚假的运动不但与健身无益,甚至已经中了不良商家所设下的“陷阱”,用“摇步器”争排名,正中“摇步器”商家下怀。不断在运动步数上放“卫星”,让参与者趋之若鹜,更会让靠“每一步产生价值”的商家坐收渔利。为了自己的健康,适当走一走,还是“脚踏实地”为好。

责任编辑:XW139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虚拟“步数”只会对商家产生价值”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