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填不完的表”,考评少些“以数据论英雄”-中国讯息网

年底“填不完的表”,考评少些“以数据论英雄”

作者:郭元鹏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0-12-10 17:05:29

 时至岁末,记者调查发现,总结年度工作时,形式主义依然是基层工作者吐槽的焦点。开不完的会、填不完的表、写不完的材料,有干部坦言,“现在检查还是看会议记录,好像没开会就是没干活一样。”(12月9日《北京日报》) 

  笔者认识一位乡镇干部,她是我的一位邻居。最近这几天都是晚上11点多才回到城市里的家,丈夫抱怨她,儿子抱怨她。而她更是一脸委屈:我也没有办法,年底有“填不完的表”,这些表格都需要及时上报,否则就会被通报,甚至连年底的先进考评都要受影响,不加班挑灯夜战是完不成的。 

  年底工作千头万绪。尤其是对于基层单位来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形容的一点都不过分。一家乡镇单位,县里的要的数据,市里要的数据,省里要的数据,都需要他们来上报。而乡镇还是一个“综合部门”,环保的数据,财政的数据,工业的数据,农业的数据,经济的数据都需要经过“乡镇的手”来完成。 

  这些“填不完的表”,延伸出了“开不完的会”“写不完的材料”。开会是为了商讨如何填报数据,写材料也都是为“数据考核”服务。对于基层单位来说挑灯夜战应付“填不完的表”,成为了年底工作的一个真实写照,更成为了尴尬的“贺岁大片”,以至于很多基层干部抱怨说:难道年底考核只有“数据考核”这种方式!基层干部的抱怨,需要我们听得懂。基层干部呼吁减负,绝不是害怕辛苦,而是希望累得值得、忙得有意义。就像“填不完的表”,不能说完全没有意义,但是“填不完的表”意义也不大。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这些地方是用错了地方。 

  一个方面来说,“填不完的表”未必就是真实的数据呈现。笔者知道一种情况,每到年底上报数据的时候,很多基层单位都是“翘首观望”“四处打听”,看看兄弟单位,兄弟机关是如何“上报数据”的,依据“别人的数据”填写“自己的数据”,潜规则是“只需要多一点点”,这样就能确保自己“不掉队”“走在前”。如此掺了水分的数据也就失去了意义。一个方面说,即便是真实的数据,也不是所有的数据都能代表成绩,代表付出。有的乡镇基础不好,数据当然不好,而他们已经尽心尽力了。有的乡镇基础较好,他们只需要轻轻松松就能完成任务。只是“看数据论英雄”显然有失公平,也不科学。 

  实际上,“填不完的表”很多都是“表里不一”的,因此“数据论英雄”需要改变。这需要考核方式实现“一表人才”,也就是说要科学,要理智,要公平。其实,基层工作好不好,不妨交给百姓评说,让百姓当评委。作为上级部门考评的时候,别总是“坐在屋里”听汇报看表格,还要“走近群众”去听真话聊家常。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年底“填不完的表”,考评少些“以数据论英雄””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