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收纸币是数字化时代与兜底服务的脱钩-中国讯息网

拒收纸币是数字化时代与兜底服务的脱钩

作者:张立 阅读量:16058511 发布时间:2020-12-08 18:30:36

 12月3日,河北廊坊。三河市的张先生爆料,自己拿5角纸币去京东友好医院挂号被拒。(12月7日 澎湃新闻) 

  到医院就医,被拒收纸币算账。三河市张先生曝光的、在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一家医院的遭遇,类似情况多次发生。本是法定货币,却在现实中不被待见,暴露出一些服务单位服务短板,也给人们提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数字化时代该怎样更好的服务社会。 

  显然,数字化给人们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是,数字化也将老年人等群体,抛在了数字化大踏步向前的潮流面前。不会用手机扫码出行而被拒,不用手机微信等支付就被拒绝,不会使用手机而被不良违法分子欺骗、诈骗钱财的情况屡屡皆是。让数字化更普及、更便利,已然成为互联网使用者中最需要补齐的短板。 

  面对部分群体的现实需求,医院方面拒绝了携带零碎纸币、货币等投入使用的可能性。并且信誓旦旦地声称,停止使用纸币。但是,不管是技术层面,还是实际操作层面水平实现需要,使用纸币并不是一项明令禁止的内容。因此,不管是超市、街头摊贩还是医院,都不会也不应该拒绝纸币的现实流转。 

  针对媒体曝光的情况来看,使用纸币有法可依,理直气壮,且需要明确现实使用的范围。有媒体调查显示,有37%的被调查消费者反映在过去1年内经历过“被拒收现金”,39%的被调查商户在过去1年内曾“拒收现金”。 

  《银行法》《人民币管理条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明确规定,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债务和私人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既然有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但在现实当中,明确拒绝接收使用纸币,显然是一些单位更多地把自己的便利性看得过重,而完全无视群众的正当需求。 

  近期,国务院相关部门出台意见明确表示,要保留传统服务方式,满足兜底服务保障需求。不管是《银行法》等法律的明确规定支持纸币的使用,还是从便利群众的角度看,任何借口拒绝接收使用纸币都站不住脚。 

  数字化时代,技术的进步会带来更加便利的服务,但是,如果一味地依赖技术,只能陷入“技术唯一论”的单一思维中,会给部分群众带来不便,也将与法律法规硬性规定相左。坚持效率性和便利性相结合,依法依规服务群众,显然需要服务单位能够秉持服务的初心、宗旨,自觉找出数字化时代和兜底服务的差距并用心解决。

责任编辑:XW139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拒收纸币是数字化时代与兜底服务的脱钩”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