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不妨也争当“走路第一名”-中国讯息网

领导干部不妨也争当“走路第一名”

作者:郭元鹏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0-11-13 23:01:50

 近日,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检察院检察官邓国清来到紧邻葛洲坝、长约一公里的长江西坝堤岸回访这里已经焕然一新。而几个月前,这里堤岸到处是菜地、旱厕、垃圾,还有不少人用锚钩在江中捕鱼……“一出去就是大半天,每天走几万步。”邓国清说,为了做好监督工作,他和同事们都是坚持步行检查的。(11月12日《检察日报》) 

  今年5月底,检察官邓国清和同事穿过居民区走到西坝岛靠近主江一侧的江边时,发现了一些问题:长江西坝堤岸上被改造成一块块菜地,菜地旁还建了不少用来“沤肥”的池子,而在陡峭的护坡上,有不少人用锚钩等明令禁止的工具捕鱼。这是他们开展“巡岸监督”行动发现的问题。发现问题之后,检察官邓国清就和同事,坚持每天步行巡查问题,反映问题,监督整改。凭借着“每天都走几万步”,问题终于解决了。 

  “每天都走几万步”,是干好工作的基础。“每天都走几万步”,是为民情怀和真正干事的体现。“每天都走几万步”,走出的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如今,喜欢“每天多走几步”的官员越来越多。江苏沛县县委书记吴昊,就有“每天多走几步”的习惯。无论是到乡村调研,还是到街头走访,他都坚持“能步行就步行”。11月9日,吴昊在调研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时候,在街头巷尾步行了足足一个多小时。 

  “能步行就步行”的调研,其实才是真正的调研。“步行调研”“步行走访”带来的好处是不少的。 

  一个方面,“步行调研”是获取真实情况的载体。调研的目的在于“了解问题”“看清问题”“看透问题”,而“走着调研”才能获取第一手资料,看到“真正的问题”“看透真正的问题”。 

  一个方面,“步行调研”是拉近干群关系的载体。老百姓对于一个官员的认识,不能只是 “电视上有影”“报纸上有图”“广播上有声”,而应该是“街头上的干部”“田地里的干部”,这样才能让老百姓和领导干部“面对面”,通过“面对面”而“心连心”,有了“心连心”才能“真交心”,有了“真交心”才能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些干部习惯于走马观花式样的调研,是“坐在车里看风景”“坐在会议室里听汇报”,群众把他们称之为“不接地气的干部”“不懂民生的干部”。干好基层工作,就需要多些“脚上沾满泥土的干部”。如今很多人都喜欢使用“微信记步工具”,大家都想当“走路第一名”。其实,我们的领导干部也需要争当“走路第一名”。多走两步,身体健康了,形象变好了,还能真正干好工作,何乐不为! 

  “每天都走几万步”,领导干部就应该用脚步丈量民生情怀。干好基层工作,请多些“每天都走几万步”的领导干部。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领导干部不妨也争当“走路第一名””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