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蠡测风险预防之法-中国讯息网

管窥蠡测风险预防之法

作者:蔡彬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0-11-04 09:02:21

近日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及无论能否研发出疫苗,冠状病毒都有可能伴随人类到2025年。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如果不遵循基本防疫规则,这场疫情将只会朝着一个方向发展,那就是变得越来越糟。”

既然以目前来说,已经很难预知冠病疫情何时彻底结束,抑或甚至永远不会消失,世界不会再回到原来的状态。如果是顺其自然,那等待着人类的,将是下一波大范围的病毒传播,或是新型病毒的又一次袭击。

如何建立防控长效机制,笔者认为在疫情常态化阶段,预防比控制更重要。笔者想以一个企业管理从业者的角度来谈风险管控。

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简称FMEA),是在产品质量管理中运用的一个工具,其实也是一种风险管理。

美国空军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正式采用了FMEA。之后火箭制造和航天技术领域,将FMEA用于小样本制造,避免代价高昂的火箭技术发生差错。其中的一個典型例子,就是运用于阿波罗太空计划。

后来,FMEA逐步广泛应用于非军事领域,如制造业和服务业等,经过不断完善,成为一种有效的质量预防控制手段。其实,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用在企业管理中,大至政府各部门运作,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我们须要关注各种潜在风险的思路是相通的,诸如财务风险、孩子的教育问题、婚姻家庭矛盾等。

还是用产品质量管理中的FMEA来举例说明。一般由企业中的工艺工程师、质量工程师、设计工程师、操作者等最了解系统、程序和产品的员工,一起对产品各工序中的“发生的频率”“影响的严重程度”及“故障发生的可能性”方面进行风险等级评估,确定该部件的风险指数(Risk Priority Number,简称RPN)。

这样,所有部件的潜在隐患均可以通过RPN来量化,根据RPN指数大小将隐患按重要程序进行排列,再由管理层根据公司自身及外部需求,综合确定风险指标,对超过风险指标的隐患重点解决;确保在产品设计或生产工艺真正确定之前,就能及时发现产品的可能弱点,并可在样品阶段或在大批量生产之前,就能确定产品缺陷并加以解决。

虽然FMEA作为一种质量预防程序,可以有效降低产品风险,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参与人员的能力与经验、关键问题的注意等,所以须尽可能地全面审视。不过,随着FMEA的不断深入开展,必然能使公司的产品质量得到本质的提高。

总而言之,FMEA用于事前识别风险指数,以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没有侥幸心理,只有认真预防。贯穿始终,越早越好。防范于未然、防微杜渐、未雨绸缪、有备无患等成语,均有与之异曲同工之妙。

世界卫生组织及多个国家都肯定了新加坡为检测病例、追踪接触者和阻止传播所做的努力。据资料得知,我国从2020年1月3日就开始对来自中国武汉的旅客实施体温监测,这是应对疫情措施的正式启动的重要标志,这种反应速度在全球范围也算是相当迅速的。

1月23日首次出现输入型确诊感染病例,2月4日首次确诊本地传播的病例,此后本地传播的病例一直可控地缓慢增长,直至客工宿舍感染群出现大规模暴发,才促使政府开始采取更为严格的病毒阻断措施。因此,可以说客工宿舍感染群是此次疫情的分水岭,也是今后检讨预防风险机制的重要一环。

一家私人实验室最近被发现,意外丢失233个未化验的病毒拭子样本,类似差错我国已经出现几起。2020年一路持久抗疫以来,虽然成绩亮眼,但相信还是会有不少可以发现的盲点和漏洞,包括防止抗疫疲劳等。这些都可以用FMEA这个手段来进行分析排序,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效地弥补和预防。

疫情暴发后,我国政府迅速将冠病纳入《传染病法》附表二的“危险传染病”中。今年2月25日,我国正是依据该法,正式起诉武汉夫妇,原因是他们向卫生部提供虚假行踪,及在隔离期内提供虚假信息。如果用FMEA分析,法律法规无疑也是风险管控的重要一环。

很庆幸我国政府一直有居安思危的思想,联合领导跨部门抗疫工作小组的黄循财部长,曾在5月2日的记者会上说,政府在适当的时机会进行全面检讨,相信届时会发现很多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经过政府和广大民众的一起努力,近期我国每天新增确诊病例人数已多天低至个位数,曙光在即;但东南亚疫情反扑,世界尚未太平,要想早日打开国门,重振经济,疫情风险评估和防控措施的改进宜早不宜迟。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管窥蠡测风险预防之法”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