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任四年,深刻改变了美国的外交政策,影响了世界格局,一个鲜明的例子是西巴尔干。西巴尔干指巴尔干半岛西部,包括克罗地亚、波黑、黑山、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北马其顿,以及地位待定的科索沃。该地区是世界著名的“火药桶”,民族矛盾异常尖锐。
西巴尔干三大难题包括科索沃地位、波黑国家治理和马其顿国名争议。2019年,马其顿和希腊两国批准普雷斯帕协议,马其顿改国名为北马其顿,解决了一个难题。波黑国家治理改革遥遥无期,西方最关注的是科索沃地位问题。
科索沃自2008年宣布独立以来,获得大约100个国家的承认,进入了一些国际组织。但是,大约一半的国家不承认它,它未能进入最关键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科索沃地位问题陷入僵局。
克林顿任总统期间,北约轰炸南联盟。此后的美国总统依次是小布什、奥巴马和特朗普。四位美国总统,民主党两人(克林顿、奥巴马),共和党两人(小布什、特朗普),特朗普之前的三位总统,都对塞尔维亚族(塞族)人有很深的成见,支持科索沃独立,对塞族人采取强硬态度。
2007年9月,美国卸任驻联合国大使博尔顿(John Bolton)称:“自前南斯拉夫解体以来,国务院反塞尔维亚的政策一直占上风;美国将承认科索沃独立是错误的。”博尔顿公开指出了美国官方对塞尔维亚政策的主流态度。
特朗普2017年1月就任美国总统,巴尔干不是他的兴趣点。2018年4月,博尔顿担任总统国安顾问。8月,博尔顿在基辅发出明确的信号:美国支持双方所达成的任何协议,不排除土地交换方案。这标志着特朗普政府根本性地改变了巴尔干政策。
博尔顿之后,美国制订塞尔维亚、科索沃政策的关键人物是格伦内尔(Richard Grenell),他是负责科索沃地位谈判的总统特使。在格伦内尔任命之前,国务院任命副助理国务卿帕尔默(Matthew Palmer)为西巴尔干特使。美国有两名负责科索沃地位谈判的特使,反映了美国对这一地区的重视,也说明特朗普想绕过国务院主导此事。
西方调解的科索沃谈判,一直采取先技术问题、后地位问题的方式。格伦内尔另辟捷径,采取了先经济问题、后政治问题的方式。他先协调双方达成一些较小的协议。9月4日,在特朗普的见证下,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和科索沃总理霍蒂,在白宫签署了经济正常化协议(华盛顿协议),在一些问题上取得了突破。这是一个均衡的协议,塞尔维亚和科索沃各有得和失。这也是特朗普在总统竞选期间所采取的外交攻势之一。
在博尔顿和格伦内尔之外,美国制订巴尔干政策的另一个关键人物,是特朗普的女婿兼高级顾问库什纳(Jared Kushner)。塞尔维亚第一副总理兼外长达契奇会见库什纳后,表示美国政府对塞尔维亚的态度变了,能够倾听塞尔维亚的声音。武契奇访问美国期间,也曾与库什纳会谈。库什纳参加了华盛顿协议的签字仪式。他是一个犹太人,而以色列与塞尔维亚一直关系良好。
美国总统选举前夕,民主党候选人拜登发表了致波斯尼亚克族(波族)人和阿尔巴尼亚族(阿族)人的信。在一封信中说,拜登参议员在20世纪90年代波黑战争期间,参与了制止塞尔维亚领导人米洛舍维奇的野蛮种族灭绝行动。在另一封信中说,拜登参议员发起了授权克林顿总统对南联盟采取军事行动的议案,结束了科索沃战争。他在向波族人和阿族人拉选票,而塞族人普遍支持特朗普。
拜登批评特朗普政府,在科索沃问题上采取了“不均衡”的方式。作为一名长期研究塞尔维亚问题的学者,我负责任地说:之前的历届美国政府,对塞族人采取了不公正的政策,恰恰是特朗普政府在纠正偏差。如果西方不迫使阿族人做出大的让步,科索沃地位僵局将持续下去。
特朗普上台后经常“退群”,退出一些国际组织,破坏了国际合作。这是他的错误。但是,他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别具匠心,开创了一些新局面。西巴尔干、中东都是一些典型的例子。单就西巴尔干政策而言,我支持特朗普当选总统。如果他落选,将是该地区和平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