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短跑健将张培萌的妻子发布了一条长微博,控诉了张培萌对自己实施家庭暴力等行为。随后,张培萌团队发布公告,否认家暴,表示“家庭纠纷目前处于诉讼程序中”。在事件中,“家暴是由于运动员雄性激素高”这一“理由”成为了许多人讨论的话题。(10月19日《扬子晚报》)
虽然孰是孰非还需要司法部门进一步认定。但网友们也很关心,从科学上来看,雄性激素高真的会导致暴力倾向吗?对此南京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医生张鹏是这样说的:雄性激素主要指睾酮、游离睾酮等激素。不管对于男性还是女性而言,雄性激素都是身体中必不可少的。长期雄性激素过高,会对人体的生理健康和心理造成一定危害。但是,“雄激素高”,不是“家庭暴力”的挡箭牌。
通过专家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假如长期雄性激素过高,是会导致情绪波动的,包括出现经常的愤怒烦躁。但这只是说存在这种可能,并不是导致“家庭暴力”的必然因素。正如医生所说,暴力倾向的原因有很多,往往是心理、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简单归咎于激素。
“家庭暴力”是因“雄激素高”,如此说法吃激素了?一个家庭的组合,必然需要男人和女人的组合,在这个家庭里男人和女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早就不是“男强女弱”的社会了,早就不是“男主女辅”的社会了,不管是在家庭还是在社会,男女平等是共识。作为一名“知名人士”更不能用“家庭暴力”来解决问题,如此解决问题的思路,只会让家庭问题更复杂,家庭矛盾更突出,让家庭失去和谐,让社会失去和谐。
现实生活中,家庭暴力的发生比例不断提高。前段时间就有媒体报道说,疫情期间的家庭暴力在上升,主要原因是心灵焦灼导致的。而这种说法笔者也是不能接受的,“外部原因”永远都不该是“内部结果”的借口。说到底,还是某些人的大男子主义导致的家庭暴力出现。
前几天的时候,一位所谓的专家指出:“性侵案件”多发是因为“衣着暴露”导致的,他呼吁女性外出穿衣打扮要“谨慎一点”。其实这种说法了“家庭暴力”是“雄激素高”导致的一样荒唐。多些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和关爱,多些对男女平等的认知,你雄性激素再高都不会上演“家庭武打片”!
“雄激素高”,就可以实施“家庭暴力”?这和“醉酒打人”是一样的性质,“醉酒”是你自己的事情,“打人”就必须处罚!按照这种说法,是不是所有的犯罪都能归咎于“熊激素高”!“熊激素高”你咋不自己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