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油条”傍“今日头条”赚钱不能太“油条”-中国讯息网

“今日油条”傍“今日头条”赚钱不能太“油条”

作者:张立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0-10-16 23:17:38

 今日头条起诉“今日油条”一事持续引发关注。10月15日,河南今日油条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今日油条)法定代表人张新亚回复上游新闻记者称,大公司今日头条起诉卖油条的小公司今日油条,这令他不解。他天天刷今日头条APP,是忠实用户,“傍大牌”只是觉得好玩而已。(10月16日 上游新闻) 

  今日油条与今日头条名字一字之差,店面招牌装潢与今日头条logo相似度近乎全部相同。河南今日油条公司的这场傍品牌经营策略,遇到了今日头条本尊用法律的回应。一场今日头条和今日油条的权益之战,将会给今日头条带来什么,又将给潜在的今日油条们怎样的警示? 

  面对今日头条将自己所在公司起诉,今日油条公司负责人反问,“哪个字不能用”?确实,今、日、油、条等这四个并不具有独特、排他的专属性。但是,今日油条组合起来,就与今日头条就有了相似性,再加上与今日头条相似度极高的店招设计,就给公众极大的诱导性。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今日头条开了一家油条公司呢。 

  显然,今日油条揩起了今日头条的“油”。于是,今日头条将今日油条起诉到法院,维护自己商标权等权利。傍品牌打擦边球的小伎俩,早已经过时了。短时可能给傍品牌方赚够眼球,但面对被傍品牌一方的主动维权,今日油条,如果没有更多的法律依据和事实支撑,很可能就会被法律打回原形。 

  从今日油条公司运作策略来看,公司傍品牌的策略是一条龙式的。从对今日油条的傍品牌,再到饼多多、快手抓饼、今日豆花等商标的注册申请,其傍品牌的策略正在实施。这些商标名称,都与已经在市场上具有高度识别度的商标品牌具有相似性,“揩油”心理十足。 

  品牌是企业的口碑,甚至是企业的灵魂。对他人品牌进行“复制、粘贴”式的经营,从实践来看,很难获得法律的支持。近些年来,傍品牌营销策略,已经被更多的法律判决所否定,那些傍品牌的公司,已经被苛以相应的处罚。不仅牌子没有保证,还被处以重金处罚。自己的品牌不仅没有建立起来,反倒是给其他的品牌做了间接宣传。 

  如今,名牌商标已经成为企业最值钱的无形资产,是市场竞争的最有力武器。但是,现阶段《知识产权法》对商标的保护还远远不够,许多企业特别是知名企业为了防止自己的商标和产品被“山寨”,只能被迫注册大量防御性商标,并对已经注册的类似商标打起维权官司。 

  企业有品牌意识是好事,但也应该有法律意识。傍品牌是顾此失彼最终也将得不偿失。与其耍小聪明傍品牌,不如根据产品和服务的特点、优势,根据公司定位、企业文化和精神等,创立属于自己的品牌。今日油条傍今日头条,以身试法,必将被法律所否定。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今日油条”傍“今日头条”赚钱不能太“油条””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