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有8.9%的人口处于饥饿状态。联合国此前预警,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濒临近50年来最严重粮食危机。(10月16日中国新闻网)
民以食为天,是中国的古训,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硬道理。联合国统计显示,目前全球有近6.9亿人(占全球总人口的8.9%)处于饥饿状态,预计到2030年,将有超过8.9亿人,即全球人口的9.8%受到饥饿影响。粮食危机危及人类生存,危及世界和平发展,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
世界面临粮食危机,但是,粮食浪费现象十分严重。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称,全球每年总值约4000亿美元的粮食在未进入商店前已遭浪费,原因包括错误地收割和处理食物、疾病及气候等问题。据统计,全球每年食物浪费产生的碳足迹相当于33亿吨二氧化碳。是美国2010年道路运输排放二氧化碳的二倍多,是欧洲的三倍多。因此,应对粮食危机,一方面要依靠科学,提高粮食产量;一方面,迫切需要的是减少粮食浪费,倡导节俭。纪念“粮食日”,崇尚“节俭风”。
崇尚“节俭风”,发达国家应该做出表率。统计表明,发达国家在消费层面浪费粮食较多,其中东南亚、北美及欧洲等地,浪费食物的情况严重。粮食是全人类共同生存的基础,发达国家不能仅仅停留在自己食用的认识上,必须树立为全人类生存发展担当的意识。从去年底至今,世界多地接连暴发了蝗灾,祸延东非、中东和印度等地。其他一些严重自然灾害增加了全球农产品供给的不确定性,引致粮食市场波动,在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有可能会恶化全球粮食市场预期,沃恩必须保持高度清醒。发达国家应该崇尚粮食节俭风,尊重粮食,为全人类生存分担责任,为应对粮食危机作出贡献。
崇尚“节俭风”,中国冲锋在前。中国是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问题是重中之重,我们一方面,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实现了粮食的连年丰收,尤其是今年夏秋粮食丰收,谱写了疫情防控之下农业强力发展的奇迹,保证了端牢自己的饭碗;一方面,我们大力倡导节俭,崇尚节俭风尚,尤其是今年以来,曝光违规吃喝、实施N-1点餐、餐厅推出半份菜……“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的风潮在全国刮起。在一些城市,成效显著。例如,在重庆,9月主城中心城区餐厨垃圾日均收运量同比减少2.15%、约38吨。同时,各地的高校、机关食堂、饭店的饭菜浪费量明显减少,节俭美德正日益成为人们的基本素养,节俭悄然成为新食尚。
应对粮食危机,必须各国携手并进,必须世界人民都行动起来。纪念“粮食日”,崇尚“节俭风”,我们都要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