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全省旅游景区持续走热,游客量较“五一”假期同期显著增加。在四川,景区餐饮店倡导“光盘”行动,倡导节俭用餐成了餐厅的“必选动作”,理性消费、防止浪费成为节日主流。
浪费是“剩”出来的,节约是“省”出来的。在这个国庆长假,四川广大消费者和餐饮企业厉行节约,防止“舌尖上的浪费”,盘子有“光”、面子也有“光”的意识深入热心,变“剩”为“省”成为餐饮消费的“新食尚”。
变“剩”为“省”,体现在理念上就是不比“大气”比“小气”。过去,亲朋好友聚会,菜点多了认为是“大气”,菜点少了怕被人说“小气”,让人感觉“诚意”不够,自己也觉得“掉份”。实际上,这是一种过于讲面子、比阔气、搞攀比的思想作祟,是一种浪费、奢侈、陋习。如今,随着四川不断宣传引导、适当激励、制度约束、监督检查,餐饮节约理念深入人心,光盘”多了,“剩宴”少了,广大消费者理性点餐用餐、不剩饭菜,“把浪费当大气,节约当小气”的不良风气正在逆转。
“勤苦俭约,未有不兴。”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传家宝”,不仅是老传统,更是新时尚。过去,人们唯恐“光”了盘子“丢”了面子,餐饮节约意识似乎也随着剩菜剩饭,“倒”进了垃圾桶里。殊不知这与传统美德背道而驰,是一种浪费行为。消费不是浪费,两者虽一字之差,但含义迥异。在这个国庆长假,四川很多餐饮企业火爆,消费热度飙升,但在鼓励消费的同时,也在制止浪费。按需点餐、菜品“瘦身”、提供打包服务,减少厨余垃圾,“舌尖上的节约”在四川蔚然成风。
“俭约,所以彰其美也。”厉行节约不仅是一种个人私德,更是一种社会公德。只要我们人人倡导以节约节俭为价值导向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那种视节俭为“寒碜”的偏见必然就会失去市场。当然,“小气”也是一种勇气,拒绝餐饮浪费首先要过“面子关”,要认识到光盘不是“糗事”,反而是一种美德,赢得的将是众人赞成的目光。据四川在线报道,个别酒店自助餐浪费的现象仍有发生,游客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养成。这就需要继续宣传引导,让节俭成为一种自觉追求、一种行为习惯。
变“剩”为“省”,善莫大焉。四川厉行餐饮节约,于消费者“省”出的是金钱,于餐饮企业“省”出的是成本,于服务人员“省”出的是劳动,于社会“省”出的是资源。我们要乘势而上,把厉行餐饮节约进行到底,让“光盘”是“光荣”的新风吹遍巴蜀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