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痛热症疫苗和疗法研究不能走捷径-中国讯息网

骨痛热症疫苗和疗法研究不能走捷径

作者:刘晓阳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0-08-17 08:38:31

拜读《对抗骨痛热症应该改变思路》,有感郑君对当前我国骨痛热症的严峻疫情之关切。但文中论点我不能苟同之处甚多,想提出自己的观点。

先谈骨痛热症。骨痛热症高发区域主要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西方主导的医药研究传统上对其重视不足,这是不争的事实。但随着我国近10数年对生物科技的大量投入,和研究人员不懈的努力,我国一些骨痛热症研究团队已达世界领先水平。郑君说“没有……研究团队的……坚持”,我首先就要替那些日以继夜辛劳工作的研究团队叫屈。

骨痛热症病毒有一个麻烦的特性,那就是“抗体依赖性免疫加強反应”(ADE),这是设计骨痛热症疫苗的其中一个强大的障碍。简单来说,骨痛热症病毒主要有四个血清型,如果一个人染上了其中一种血清型的病毒,会对其产生抗体,并对其免疫;但如果染上了另一个血清型的病毒,ADE机制有机会在人体里导致更严重的症状。

以往在本地流行的主要是第二血清型的病毒,而今年大流行的是属于第三血清型的病毒,大部分新加坡人对它没有免疫力;而ADE机制也可能使一些曾感染过其他血清型病毒的人产生更重的病情。这是今年骨痛热症疫情严峻的一大因素。

有了ADE机制,就能明白为何设计骨痛热症疫苗如此困难。能让人体产生针对某一种血清型病毒抗体的疫苗,的确是可以让接种的人对那种血清型免疫。但是当那人感染上别的血清型,或同样血清型但经过变异的病毒,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个重症患者。

我们可以想当然地说,我们搞一个四种血清型都可以抵抗的疫苗不就得了?但是,人体的免疫反应非常复杂,如果免疫系统对其中一个血清型的反应比较强,这样那种疫苗可能导致人体只产生某一血清型的抗体;更复杂的疫苗,副作用也可能更强。

那世界上对骨痛热症疫苗的研究,是否真的如郑君所言投入不足,没有成果?数年前,某世界级大药厂推出了花费20年时间和数十亿元,研发出的世界上第一种骨痛热症疫苗,一些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批准使用,菲律宾甚至开展了一个学童接种计划。结果如何?计划开始了不久,就开始有报告指曾接种的学童对疫苗产生了副作用。

药厂接着发表报告,说没有得过骨痛热症的接种者,在接种疫苗之后,会有更大的可能得到严重的骨痛热症症状。菲律宾最终撤回了计划,禁止了疫苗。事件也加剧了菲律宾民众对疫苗的不信任,间接引起了该国近年的麻疹大流行。

再谈冠病疫苗。郑君认为我国自己研发的疫苗和别人比起来慢了,因此怀疑其价值,我个人认为错之至矣。

第一、药物和疫苗的研发,不到第三,甚至第四阶段临床试验,无人能预知最终结果。的确,世界上有非常多种正临床试验的疫苗,很多都已经在第三阶段,但是谁也说不准会不会全部战死沙场;多一种疫苗可试验,就是多一个希望。

第二、尽管别的国家可能有有效的疫苗,人家会不会卖给我们,可是另一回事。如果我国有研发能力,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就无论成功与否,都必须自己尝试搞一套出来。这可是有关国家安全的大事。

第三、延续国家安全的论述。这次冠病是我国发展疫苗研发的绝好契机。我国在生物制剂的生产方面已有大量能力,如果我们可以趁机加强研发能力,下次再有疫情时,我们的反应就可以更快、更完善。

冠病疫苗的研发可以如此迅速,除了有赖于全世界医生和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有一部分其实是运气。如果冠病病毒、爱之病病毒或骨痛热症一样致病、机理复杂,现在我们可能都还在抓耳挠腮,搞不出疫苗来。更甚者,因为这次冠病疫情的严重性和特殊性,对冠病疫苗和治疗的临床试验可是走了某些捷径。这些捷径不至于影响安全性,但是某些做法会对经费构成更大压力;而且在非特殊的情况下甚至会带来医疗道德问题,因此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行的。

医药科技研究,最忌“想当然”和“硬指标”。我明白郑君对医药界在骨痛热症跟前束手无策的担忧,但是他的建议却是对医药研究无益的。有经验的研究人员都会明白,如果在复杂的人体生物机制前没有一颗谦卑的心,是成不了事的。

“执行部门和研究机构坚持不懈专心致志,希望在二至三年内研制出有效的治疗药物,二至五年内研制出疫苗”等建议,就是犯此大忌,或会招致大药厂在菲律宾般的滑铁卢;“除了伊蚊传播,是否还有其他的传播途径或载体?不然对现在的状况有些难以解释”般言论,则是在缺乏足够资讯的情况下的纯粹臆测,必须明确反对。骨痛热症疫苗和疗法的研究,必须在既有基础上,一步一步踏实的往前走,才有可能有成功的一天。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骨痛热症疫苗和疗法研究不能走捷径”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