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错在孩子根在家长-中国讯息网

“啃老”:错在孩子根在家长

作者:李红军 阅读量:7686558 发布时间:2020-08-16 12:10:50

  如今年轻人“啃老”已经成为见怪不怪的现象。大城市房价高,大多数年轻人靠工资不可能买得起房;工作压力大,双职工小夫妻很难兼顾工作和照顾孩子,于是本该压在年轻人身上的责任顺理成章地往上一代传递,“啃老”也被冠以各种堂而皇之的理由。不同于人们印象中那些已成年且有谋生能力,却赖在家里不工作,只靠父母供养的“啃老族”,如今更普遍的“新型啃老”方式往往更“不易察觉”。这些年轻人有工作,甚至有的还收入颇丰,有的以尽孝的名义,小两口长期带着孩子一起到父母家蹭吃蹭喝;还有的以工作忙为由,当起“甩手掌柜”,把孩子全扔给老人养。(《中国青年报》) 

  出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年轻人被坊间形容为长不大的“巨婴”。面对日渐苍老的老人,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孝心正在成为一种稀有资源。“啃老”正在年轻一代中悄然流行,颇具年轻人的“时代特色”。 

  “啃老”错在孩子根在家长。自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成为基本国策。夫妻二人只生育一个孩子,孩子自然会成为家中的“宠物”。这些独生子女从小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事无巨细,父母统统包办。在一些父母的潜意识里,孩子啥都可以不干,只要学习好就行。这种偏颇认知导致了一些孩子自理能力很差——饭不会做,衣服不会洗,社会交往也缺失了一些基本的礼仪。试想,在如此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有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心吗? 

  小两口有了孩子之后,于是形成了“421家庭模式”——4个老人两个年轻人加上一个可爱的宝宝。对于一些退休老人来讲,孙子孙女就是他们的宝贝。中国人有个“隔代亲”的天然习性,儿孙绕膝的确给老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但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付出。有些老人认为,钱财乃身外之物,生带不来死带不走,于是给儿孙们大把花钱在所不惜。很多年轻人也充分利用了这一点,视“啃老”为理所当然。然而,老人终将有老去的那一天,一旦离开了老人的呵护,这些80后、90后们无疑会面临着一种尴尬境地。当下年轻人的确需要思考这样一个现实问题,而不能让自己“永远长不大”。 

  虽然呵护孩子是父母的天职,但是千万别忘了“严是爱宽是害”的人世哲理。作为老年人要着力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不能事无巨细统统包揽,要让孩子懂得“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郑板桥临终教子遗言)的道理,让孩子承担起应有的家庭责任,少些越俎代庖。另一方面,身为为人子女者,要体谅父母,懂得感恩,学会为父母分担忧愁,而不是一味地索取。一味地“啃老”于个人成长有害无益。希望我们的家长不妨下点“狠心”,少些仁慈,对各种形式不一的“啃老”方式学会说不,一味地迁就孩子未必是对他们的真正爱护。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要让孩子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必须下狠心让他们去经历各种生活的磨难,要知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啃老”,错在孩子根在家长。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啃老”:错在孩子根在家长”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