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一本名为《平安经》的书引发舆论热议,不仅因为书中的内容是如复读机一般重复某某平安、某某地平安,还因为作者贺电的身份是吉林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7月29日,吉林省委决定,成立由省委政法委牵头,省纪委监委、省委宣传部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贺电所作《平安经》有关问题进行调查核实。(《新京报》7月29日)
一本《平安经》之所以会在社会上引起如此轰动,除了毫无价值的“内容重复”之外,公众自然把目光聚焦在《平安经》的作者身份上。据悉,贺电是公安系统的厅级领导干部,发表过多篇论文,具有双博士头衔。从经历来看,作者应该有较高的学术素养,这样水得让人拍案惊奇的书显然与其应有的素养很不相称。网传图片显示,该书有书号,且在电商平台有销售。京东上显示,该书24.5万字,定价299元一本,天猫上则是269元。如此不菲的价格在电商平台一度卖断货。
一本20多万字的《平安经》价格卖到了299元,并且在电商平台曾经一度断货,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洛阳纸贵”。按说,官员出书只要内容健康,有一定的学术含量和价值,倒也无妨,可这本书就像祥林嫂那样,反反复复地絮叨“平安”,“1岁平安,2岁平安,3岁平安……99岁平安”“西安火车站北站平安、郑州火车站东站平安、上海虹桥火车站平安……”20多万字的书究竟用了多少个“平安”笔者没有计算过,不过“平安”二字占了相当的篇幅已是笃定无疑。
值得玩味的是,就是这样一本乏善可陈的书竟然得到当地媒体的热捧。吉林当地多家媒体居然刊登了读后感言,甚至还有官方媒体组织了“《平安经》公益朗诵活动”研讨会,一些领导干部、学者大肆吹捧,把该书说得天花乱坠,以飨读者。当地某系统、部门微信公号还曾刊发书评,称赞“值得一读”“学者阅读此书,顿悟平安哲理,商贾阅读此书,企业平安无虞,民众阅读此书,安享世间太平”,溢美之词令人瞠目。显然,这是一种权力膜拜情结在作祟。试想,如果《平安经》的作者乃一介凡夫俗子,会有如此“轰动效果”吗?公众恐怕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按说凭着贺电吉林省公安厅厅级领导干部,并且具有双博士头衔,写本像模像样的书本该不成问题,可是出这样一本“毫无价值”的书就有些令人匪夷所思。说的难听一点,这分明是在浪费公共视觉资源,制造文字垃圾。7月29日,吉林省委决定,成立由省委政法委牵头,省纪委监委、省委宣传部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贺电所作《平安经》有关问题进行调查核实。相信,随着调查的深入,会有更多幕后隐情最终水落石出。
透过这一个案警示人们,官员出书首先要过质量关,绝不能制造出一些无病呻吟的文字垃圾招摇过市,误导公众。希望我们的社会多一些理性,少一些权力崇拜。“媚书”的背后是对权力的膜拜,说到底是在“媚权”。官员出书要对得起自己的业界良心,千万不能将其作为谋私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