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大选过后怎样?-中国讯息网

新加坡大选过后怎样?

作者:吴俊刚 阅读量:6499909 发布时间:2020-07-15 08:33:46

这个题目,是拾鲁迅的《娜拉走后怎样?》的牙慧。戏剧里的结局是娜拉走了,但之后呢?这一问,就能让观众有许多遐想或思考的空间。

同样的,大选的结束了,就像九天的大戏拉下了剧终的帷幕,后续的发展才刚刚开始。会怎样发展,或许更值得我们关注。选后的各政党首先要做的是检讨得失。它们的领导人对选举结果的解读,以及所得出的结论,将左右他们未来会做出怎样的回应。

11个政党和192个参选人对选举结果的分析,并由之所得出的结论,肯定各不相同,可能是对的,可能是错的,也可能是对错参半;但无论如何,这将决定他们会做出怎样的回应。

有半数以上的参选人被淘汰了。政治无情,对落选者,顶多有人给予几声叹息。人们通常是欢呼胜利者,正如历史学者告诉我们的,历史大体上是少数人的冲突,大多数人为胜利者鼓掌,并为他们提供社会实验的人体材料。所谓少数人,其实就是社会里的精英,差别只是体制内和体制外而已。

胜利的93人,不管是旧人还是新人,当务之急,是履行对选民的竞选承诺。他们都有两个基本任务:第一,作为民意代表;第二,作为市镇的管理者。前者是在议会里表达民意,后者则是在选区里打理居民的生活环境,包括管理市镇理事会大笔的钱财。至于他们在未来五年里能不能胜任愉快,能不能说到做到,选民只能听其言观其行,要再作选择也只能等上五年。

选后的反对党会怎样?有的可能从此退出江湖,有的则会重振旗鼓,有的则是暂时销声匿迹。新一届国会里将会有两个反对党,一个是赢得10个议席的工人党,另一个是将获分配两个非选区议席的新加坡前进党。两党肯定会受到战绩的鼓舞,继续向争取三分一议席,以阻止执政党获得三分二议席的目标挺进。

一个新的发展是反对党将会有个议会里的领袖,这是数十年来第一遭。反对党领袖是个正式的衔头,有薪水、有职员,不是闹着玩的。就英国议会来说,反对党领袖等于是在野的首相,一旦执政党辞职,他就得出来组织政府。

这样的事不可能在这一国会任期内发生,毕竟执政党仍占据大多数席位,人才济济。我们听到的一般说法,是要反对党在国会制衡执政党。但制衡的具体概念到底是怎样的,就不那么清楚,大体的意思就是不让执政党为所欲为。不过,一个反对党不太可能只把目标定在制衡政府上。揆诸事实,几乎每个国家的反对党的最终目的都是执政,所以它们更多的时候,是想尽办法把执政党拉下台并取而代之。在朝野两党势均力敌的时候,这种情况尤其明显。

目前的工人党当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因此,它的目标应该会是逐渐增强势力。所以,它必会加大对政府各种政策质疑问难的力度。而政府给予工人党党魁一个官方的地位,应该是希望他能够扮演更进一步的角色,除了质疑问难,也能提出实质性的替代政策,以便朝野进行更加具体的政策辩论。

所谓替代政策,就是可以取代政府的方案,同时又能达到同样目标的政策。比方说,政府要提高消费税,理由是扩大税基,弥补税收的不足,避免财政赤字;如果反对提高,就应有替代方案,既可不用提高消费税,又能解决开支年年增加或入不敷出的问题。反对增税本身并不构成替代方案。

同样的,说动用50%国家储备投资回报贡献不够,必须提高到60%,严格说也不是替代政策,只是在百分比上做文章而已。又如,政府为提高低薪工友收入的做法,是采取渐进式薪金模式。反对党如果提出应该实行最低工资制,这就是替代做法,也就能在国会与政府辩论。

选后最值得关注的,当然还是执政党会怎样表现?人民行动党这回得票率近62%,也就是回到2011大选的原点。由此可见2015大选近乎70%的得票率,有一部分是得力于建国总理李光耀因素。现在这个因素已不见了。同样,在马林百列的吴作栋因素也已失色。

毫无疑问,有几个疑问将会是行动党竭力设法破解的。其一,是危机大选为什么没有引起预料中的危机效应?难道是一口气投入近1000亿元救经济,反倒让人产生了不该有的安全感?其二,为什么会丢了盛港集选区?其三,为什么东海岸集选区得票率差强人意?其四,为什么不少年轻选民倾向于反对党?除了所谓制衡论,是否还有其他更加深层的社会因素?

检讨结果是否会导致某些政策的调整,或是新政策的出炉,这些都值得我们关注。而重新掌政,检讨选战得失固然重要,打起十分精神治理国家更加重要,毕竟还是执政党。这有点像传统家庭的夫妻,吵了一顿,最后即便挨上耳光,黄脸婆还是得洗衣做饭,打理家务。同时还得小心一旁的“监督者”,有什么行差踏错,随时准备挨顿臭骂。

选后的政府,延续过去,面对将来,可谓千头万绪。国家事可不是家务事那么简单。危机大选激不起全部人的危机感,但危机不只存在,而且很大。很多国家的冠病疫情现在是越来越严重了,包括美国、巴西、印度在内,疫情一再失控,经济重启也因此反反复复。我们面对多年来的最大衰退,在疫情笼罩全世界的背景下,要如何重振经济,是当前的头等大事。贸工部预计,今年的经济增长可能会低至负7%。政府能提出怎样的解决方案,为新加坡打开一条生路?

选后成立的新内阁,真的是背负千斤担,举步向前难。既要能控制住疫情,又要能尽快让百业复工复产,是高难度的任务。其他国家在这么做的时候,几乎都遇上疫情大反弹,甚至不得不重新实行阻断措施,经济重启也因此嘎然而止。

对已经接过多个重要部门担子的执政党第四代领导班子而言,这应是他们从政以来最大的磨难和挑战。不仅如此,他们接下来五年还须在国会面对更多反对党的唇枪舌剑。治国要有干才,应付反对党要有口才。要带领国人渡过危机,还须有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精神。这太不容易了。但这也是百炼成钢的考验。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当前的新加坡,就像暴风雨中大海行船,但愿国人选后都能收拾心情,体恤船长和船员的辛苦,同舟共济。

责任编辑:XW139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新加坡大选过后怎样?”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