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艾科卡-中国讯息网

想起艾科卡

作者:傅来兴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0-06-28 11:15:02

尽管违反了市场竞争原则,也扭曲了经济基本原则,派钱已是毫无选择的方案。

冠状病毒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已到了惊心动魄的地步,大小企业东歪西倒,数以千万计的人失去工作,拯救经济成了不能拖的急事,各国政府大手笔推出刺激经济配套,一笔又一笔。

当企业进退维谷时,向市场派发救命钱是各国政府都在做的事。以新加坡为例,2月18日、3月26日、4月6日及5月26日,四次拯救经济预算案总额约930亿元,接近国内生产总值的20%;政府动用520亿元国家储备金,数额之大前所未有。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王瑞杰说,不确定何时可归还国库。 

而冠病灾难还看不到结束的迹象,病毒或已发生基因突变,传染力更强。目前有人担心的不是第二波,而是第三波疫情何时出现。

来势汹汹的疫情,考验各国领导人和企业管理人的治理能力,使我想起去年7月2日过世的美国汽车业传奇人物艾科卡(Lee Iacocca)。

我对艾科卡的认识,始于他在1984年出版的自传《反败为胜》。有关他如何将频临破产的克莱斯勒(Chrysler)救活的资料甚多,这里就不赘述了。

但艾科卡有几个惊人之举值得一提。1979年,艾科卡化解各方反对的声音,用数据吓唬政府和美国人,促使美国政府第一次为私人企业提供联邦贷款担保,数额达15亿美元,为美国政府救助企业开了先河。艾科卡也说服供应商、经销商及工会会员作出牺牲,把大家绑在一起,面对克莱斯勒的危机。

今天一些企业高管在公司面对严重亏损时,只拿象征性的1元薪金,艾科卡当年已率先带头这样做,把年薪减至1美元。但克莱斯勒起死回生后,他每年拿的酬劳多达2000万美元。

克莱斯勒获得救命钱后,推出大受欢迎的K系列汽车(K-cars),在1982年成功转亏为盈,次年提早还请所有贷款;1984年克莱斯勒的盈利达24亿美元,比公司前60年的盈利总和还要多。这个过程仅用了三年的时间。

艾科卡的厉害之处在于用人的法则、行销手法及懂得市场的趋势。他接过拯救大任时,克莱斯勒已是个烂摊子,当时公司竟然有35个副总经理,管理混乱可想而知。他用各种理由撤掉其中33个,同时撤掉高层部门28个经理的24个。

这般情景何曾相似,任人唯亲,互相包庇,最后整个管理团队碌碌无为,不正是许多企业内部的问题吗?

而拿钱出来拯救陷入危机的企业,不也正是现在很多政府在做的事吗?

我国政府花大钱为企业提供薪金补贴,保住工作和制造许多临时工作,费用达235亿元。一个商界朋友告诉我,一些企业其实应该让其自然死亡,不应去救。但危机当前,已分不清谁该救谁该死。尽管违反了市场竞争原则,也扭曲了经济基本原则,派钱已是毫无选择的方案。

在危机爆发时刻,企业领导人和部门管理人好不好用,可不可以用,马上显露出来。企业运作一帆风顺时,大家对潜在的危机没有丝毫警惕心,像现在驾驶飞机一样依赖自动导航。几年前,全球空难频频,一篇分析指出习惯依赖自动导航的危险性,认为机师不应该放弃手控导航的技术。

克莱斯勒被艾科卡救活后,也进入自动导航的舒适区,后来经营上又陷入了困境,数度被卖来卖去,2014年1月间落入意大利菲亚特集团(Fiat)的手中;正是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

在电脑还不是那么普及的80年代,艾科卡忙着抢救克莱斯勒时说过一句话:必须把电脑放在一边,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冷静的头脑。30多年前读到这句话,至今仍启发良多。

如今形势比人强,面对海啸般的危机,管理人头脑已一片混乱,要冷静谈何容易,更何况大家已非常依赖电脑。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想起艾科卡”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