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除ST股 延新股计入时间 纳科创板
上证综指迎来问世以来的第四次调整。上海证券交易所昨日宣布,将自下月22日起修订上证综指的编製方案。总体来看,本次修订主要包括三个方向,分别涉及剔除被实施风险警示的(ST、*ST)股票、延迟新股计入时间,以及纳入科创板证券。上交所表示,是次修订是借鉴国际代表性指数编製调整的做法,指数方案变更生效日点位与前一交易日点位无缝衔接,生效日实时点位基於前一交易日收盘点位及样本股当日涨跌幅计算。因此,上证综指编製修订的实施不会影响上证综指的连续性,不影响投资者观测市场行情。分析认为,编製方法改革利好股市(见另稿)。
上证综指是A股市场历史最为悠久的指数,於1991年7月15日正式推出。在发布之初,该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以100点为基点。
无缝衔接 不影响连续性
上证综指编製方式调整之后上证综指会否出现一个断档?据内媒引述上交所解释,上证综指使用的是除数计算法,也就是指数编製方案变更生效日点位与前一交易日点位是无缝衔接的,生效日实时点位基於前一交易日收盘点位及样本股当日涨跌幅计算。这样可以保证计算是连续的,所以不会影响上证综指的连续性,也不会出现大幅跳升或断裂下降的情况。
至於将新股计入上证综指的时间由上市第11个交易日延迟至上市1年后的原因,上交所解释,一方面,国际代表性指数通常有设定新股计入指数的时间;另基於A股市场新股上市初期存在“连续涨停”及高波动现象,以2010年至2019年为例,沪市新股1年内平均收益波动率约为同期上证综指的2.9倍,计入高波动新股不利上证综指的稳定。然而,日均总市场排名在沪市前10位的新上市公司可在上市满3个月后计入指数,以保持上证综指的代表性。
对於指数将剔除ST、*ST股票,上交所表示,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股票存在较高风险,基本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投资价值受到影响,难以代表上市公司主流情况。剔除这些股票有利於上证综指更好发挥投资功能,更好反映沪市上市公司总体表现。上交所列举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上证综指样本中包含85隻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股票,合计权重0.6%,相信剔除被实施风险警示股票不会影响其综合指数定位。
科创板证券在去年7月22日启动上市,上交所在持续跟踪评估近一年时间后认为,科创板运行平稳。截至5月底,科创板上市公司已达105家,总市值达到1.6万亿元,已成为沪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创板证券计入上证综指的必要性日益凸显。同时,科创板上市公司涵盖诸多科技创新企业,科创板证券的计入不仅可提高上证综指的市场代表性,也将进一步提升上证综指的中科创新型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佔比,使上证综指更好的反映沪市结构变化。
上交所将推科创50指
为集中体现科创板核心上市公司股价表现,上交所将推出“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简称“科创50”),将於下月23日正式发布实时行情。由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隻证券组成,以2019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点为1000点。作为反映科创板证券价格表现的首条指数,同时也配套发布“科创50”全收益指数和淨收益指数。此外,由於科创板允许红筹企业发行的存讬凭证及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上市,“科创50”指数除普通股外,将红筹企业发行的科创板上市存讬凭证、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股票纳入样本,以增强指数代表性。科创50样本股名单同时发布,包括华兴源创、中国通号、金山办公、中微公司等50隻股票。
下一步,上交所将充分听取市场意见,经专家委员会审议后,形成科创板上市股票与红筹企业发行的存讬凭证纳入上证核心成份指数样本空间(上证50、上证180、上证380等)具体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