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间:敌人与叛徒-中国讯息网

新闻人间:敌人与叛徒

作者:陈宇昕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0-05-31 15:50:01

一场大流行病放大了人性善恶,也激化了新冷战的格局。

大封锁中,音乐家站上阳台、走入网络,为身边的人为世界演出,让艺术慰藉禁闭的心灵,点起烛光,照亮黑暗。

也有人为了冠病起源何方,争个你死我活。争论中有人把自己装扮成专家,当然也有粗糙得就只懂得诅咒对方染病之人,到处点燃烽火,以战为乐。

随着香港国安法的订立已无悬念,香港沦为中美两大阵营恶斗的最前线。在中美解决各自内部经济及权力斗争危机之前,香港的前景黯淡,被动员起来的对立与伤害,恐怕也难以弭平。

网络与社交媒体的发达,让碎屑化的善念涓滴成河,比如滞美的癌症患者刘美玉在新闻曝光后,数日内众筹37万元,得以回国接受治疗。传播媒体的效率也让恨意野火狂烧,网络霸凌让日本女摔角手木村花断送年轻生命,同时也让线上的民族主义情绪,实体化为现实生活中的袭击与互相伤害。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曾提醒我们,要谨慎面对意识形态,因为意识形态是“可怕的简化手段”。他如此形容:“意识形态让人们省去单独去面对个人问题的烦恼,他们只要按下意识形态贩卖机的按钮,现成的公式便会掉下来。当这些信念充满了启示录式的色彩,思想就会变成武器,带来可怕的后果。”

思维的简单化,让二元对立的逻辑有机可趁,世界只剩下敌我:我是至善的,敌人无比丑陋;我是正确无误的,敌人满嘴谎言。

意大利符号学家艾可说,树立敌人是人类的天性,他者的存在帮助确立自我。在他著名的演讲《树敌》中,列举了历史上各种丑化敌人的论调,犹太人(希特勒的例子太明显,这里就摘音乐家瓦格纳的想法,他形容犹太人是天生五音不全的民族)、黑人(1798年《不列颠百科全书》解释“黑人”词条时,形容他们懒惰、不忠、记仇、卑鄙、放荡……)、德意志人(某个叫永贝里的作家写了一本《德意志种族的巨大排便量》)、女人(薄伽丘形容女人是有缺陷的)、麻风病人(1321年法国麻风病人被集体烧死,罪名是他们企图在河流下毒)……

这些在我们现在看来荒诞不经的说法,曾经都有大批信徒,甚至理所当然。可以想见,我们现在对某群体、某族裔的想象,以及被这些想象所牵引而来的悲剧,或许在许多年后,就会成为历史的苦涩笑话。

如果树敌是人的天性,难以避免,那我们又该如何走出困局?

艾可认为:“道德的作用并不在于粉饰一个没有敌人的世界,而在于试图理解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然而,我们都是现实主义者。如此理解敌人,只有诗人、圣人或叛徒才能做到。”

艾可的结论,戏谑而悲观。

在刚过去的新加坡书展线上讲座,中国作家阎连科对自由空间限缩的格局,悲观得做出如此决定:我要写一部很长的小说,直到死亡前夕,这样就可以远离世俗烦扰,也不必在乎出不出版、审查不审查的问题;香港文化人梁文道则透露他现在都用纸笔写作,担心某天审查之手能控制电脑,干涉私领域的书写。

听完,我压抑得无以复加。

如果没有办法成为圣人,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努力成为诗人,或者叛徒——比如易卜生笔下的人民公敌?如果还是不行,至少可以有一点对事物的怀疑之心?或者像阎连科自己说的:做不了吹哨人,至少做个听得见哨音的人。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新闻人间:敌人与叛徒”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