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其弟子港大微生物学系名誉助理教授龙振邦早前在报章撰文引起轩然大波,二人最终决定撤回稿件。据港大知情人士(其好友程教授、同事金教授)透露,他们曾亲自问当事人,有“署名作者”私下承认,文章发表之前他本人没有看过。如果上述消息属实的话,那麼问题来了:不看文章就署名,这是怎麼回事?
从目前已知的讯息,这也许不是孤例。理由有二:
一是如果有人事前没有看过稿件,其弟子就以师父名义联名发文,说明师徒之间高度信任及有默契,是惯例,大家习以为常。
二是事发后有人死撑弟子,说自己有份参与文章的讨论与写作,揽责上身,不承认自己其实没有看过这篇文章。但是,如果私下裏又要撇清关係,跟要好的同事澄清自己根本没看过更没有写过,但为了保护弟子而愿意共同承担责任,扮高尚。那这又是为什麼?
国民教育存有严重缺失
出於好奇,我又上网查询了一下,发现这位袁教授发表的文章多不胜数,而且有一个规律:港大微生物学系的人所发的文章(或论文),一大部分都署有袁教授的名字。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港大医学院的“光荣传统”?还是不为人所知的“潜规则”?如果是“潜规则”,那显然是违反学术伦理的。港大或有关方面能否彻查此事,好还当事教授一个公道?谢谢!
退一万步说,假设正如袁教授在撤稿信中所说,他全程参与了此文的讨论与写作。那麼,我认为此文反映出袁教授缺乏最基本的国民素质。主要有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以“中华民国”替代台湾这说法既违反联合国章程,也违反国家宪法,更不符合香港基本法。
第二,支持美国“武汉病毒”指控,这也违反了世卫组织的相关指引。作为学者,他要有职业操守,不能像普通人这麼说。
第三,吃野味不是中国文化,是一种生活习惯和风俗,不能以此来断定中国文化优劣,这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第四,文化优劣论其实是“文化沙文主义”的表现,是殖民者和奴才的思维。文化只有多样性和适应性,并没有优劣之分。
综上分析,我深刻感觉到回归以来香港国民教育缺失给港人带来的问题与危害。一个堂堂大学教授、著名学者都如此缺乏基本的国民素质,更何况普通市民?因此,香港特区政府有必要反省一下教改和教育问题,切实提高港人之国民素质。 澳洲麦考瑞大学教授、香港大学荣誉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