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大幅降息难消市场恐惧-中国讯息网

美联储大幅降息难消市场恐惧

作者:谭浩俊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0-03-18 09:24:53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3月15日突然大规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大幅下调到0至0.25%,媒体称,这一利率区间实际上就是零利率。同时,美联储还宣布了7000亿美元大规模的量化宽松计划。

短短10多天时间两度降息,且降息幅度很大,已经处于零利率状态,还启动规模庞大的量化宽松计划,但是最终结果可能就像对待一个已经进入睡眠状态的人一样,一声大喊,只能令其受一次惊吓,瞬间惊醒之后很快地又进入睡眠状态,因为他的精神已经完全消失。而降息政策出台后,道指期货又出现熔断,也印证了这样的观点。

这也意味着,美联储的此次降息,或许能够带来市场的一次惊吓式情绪上涨,但很快地又将陷入恐惧的低迷之中。或许,股市不会在短时间内再出现熔断那样的暴跌,美债利率也不会再持续创新低,但要让投资者提振信心,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因为疫情引发的恐惧,已经与美国经济陷入低迷状态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更大的恐慌力量,左右美国投资者的情绪,影响美国投资者的信心。

原本,美国可以扮演全球经济、全球疫情防控、全球投资者情绪稳定器的角色,但是过度的盲目自信以及政府疾病控制中心对某些事实的掩盖,让美国政府做出了十分错误的判断与决策,那就是在疫情完全可以控制的情况下过于放任,导致疫情在美国迅速蔓延与扩散,甚至连总统都受到病毒的强烈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怎么能够让市场平稳,让市场能够朝健康的方向发展?对投资者来说,当然就会惊惶失措了。

反过来说,如果美国政府能够早点把疫情防控放在心上,并采取比较有力的防控措施,阻止疫情传播,有效控制病毒传播源,不仅美国的疫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也能够在欧洲发生疫情快速传播和蔓延时,提供一些帮助,从而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提升市场的稳定度。只要美国股市、美国债市等保持平稳,全球市场也就基本稳定。

正如骨牌一样,首先倒下的是美国这张主牌,后面的牌还怎么能够不倒,全球市场还怎么能够稳定呢?就算中国疫情已经得到基本控制,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做得很好,也不可能将全球市场都稳定住,而主要只能稳定中国市场和减缓全球市场的震荡,保护在中国的投资者的利益。

也正因如此,美国的此次大幅降息,不会给美国经济、美国市场带来多大的正面作用,该放慢增长速度的照样放慢增长速度,该跌的还是要跌。恰恰相反,降息幅度越大,证明市场面临的风险越大。因此,投资者会从政策的超常规中,进一步感受风险的超常规,从而用超常规的避险手段令市场更加恐慌。

启动7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计划,是否能够稳定住美国经济和市场呢?按照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经验,或许能够产生一定的效率。问题是,疫情还在快速蔓延,7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计划,能够产生多大的应对力和抵抗力,实在难以预料。

如果按照美国媒体的分析,疫情最快要到4月份才能进入拐点,美国全国将有100万以上的人感染冠病病毒。这么一来,恐慌的情绪也会持续上涨,而不会因为7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计划就趋于平静和平稳。生命与金钱之间,当然是生命重要。

这也预示着,美联储的这次降息政策以及7000亿美元量化宽松计划,带来的更多是心理安慰和短暂效力,而难以产生明显效果。投资者的情绪会跟着疫情走,跟着美国政府控制疫情的能力和办法走。

只要疫情得不到控制,再大幅度的降息和再大力度的经济刺激计划,都无法改变广大投资者的恐惧心理和恐慌情绪。这些政策措施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必须等到疫情基本控制以后,必须等到美国民众对自己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担忧了,才能产生效果。

不仅如此,还要看欧洲国家的疫情控制情况。如果欧洲的疫情很糟,对美国投资者信心的影响和情绪的干扰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欧洲有投资的美国人,焦虑会越来越严重。到时候,真正能够让投者放心的,当属中国。中国不仅市场依然庞大,而且在控制疫情和企业复工复产方面的效率与效果,也已经得到广大投资者的关注与肯定。

疫情过后,国际投资者增加对中国的投资,已是大概率事件。由此,也会给中国经济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美联储大幅降息难消市场恐惧”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