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银发族仍是经济与社会建设的动力,而不是光有年资的恐龙大军,这是个人、企业与社会都须要接受调整与转型的一部分。
在报馆跟年轻同事或新人介绍自己时,总自嘲是报社里的恐龙,在新闻工作30多年,“打死没走”。年轻人“哗”,我不是没有压力。
压力来自在给他们上课或指导时,要如何配合新时局和媒体行业这些年来天翻地覆的变化,做必要的更新和补足。数码时代新闻人须具备的意识和技能,不是“与时俱进”这四个字或公式化说法就能涵盖,毕竟论对数码科技与器材的认识,年轻人是更驾轻就熟。
资深或年长工作者的价值是什么?除了可能被冠上“倚老卖老”“霸占年轻人擢升机会”的标签,五六十岁的职场人应该怎么自我定位,继续创造价值?事实上,这是我们社会经常被提起新加坡人口老龄化,劳动力队伍正日益老化的现实时,须认真思考的挑战。
再过10年,当我国年满65岁的人将占总人口的两成以上,预计达90万人时,怎么让银发族仍是经济与社会建设的动力,而不是光有年资的恐龙大军,这是个人、企业与社会都须要接受调整与转型的一部分。把这转型工程做好,银发族就不会是负担。
政府在2016年推出技能创前程计划时,为25岁及以上的国人发放了500元的提升技能补助,正是国家配合人口老龄化结构、瞬息万变的科技与经济发展,推动全社会建立终身学习的文化与意识的一大策略。
据负责技能创前程项目的教育部长王乙康上周透露,这计划推出至今,已有超过50万人使用500元的补助来提升技能,而所参加的课程有超过九成是与工作相关。与此同时,经政府与教育机构的协调努力,各大专学府近年来已不再是定位为培养年轻人的机构,而是为个人的整个职业生涯提供支持的终身学习伙伴。
其实企业也是终身学习的机构和伙伴,在给年轻同事上课或交流时,我相信我的价值除了经验之谈,更多是怎么在多变的时局与媒体环境中继续秉持新闻人的信念和价值观,包括新闻人在自媒体时代的意义,对社会的价值等等。是一种对国家与社会责任的文化与价值认知的转移,不只是硬技能。而这种认知与转移,再资深的人也须要不断思考和自我提升,跟团队一起应对新时代的运作和越来越多元的政治与社会思维。
所以企业在国家推动终身学习文化的工程中,既是终身学习的需求者,也可以是很好的供应者,关键是做好业务与技能的转型,以及人力资源的文化转型与培训,这是企业文化的再建构与提升,最终目的是让资深人员和年轻人员都可充分各司其职,发挥最大的价值。
政府在新财年的财政预算案中,宣布再为所有25岁及以上的国人填补一次性的500元技能培训补助;40岁至60岁国人还能得到一笔额外的500元补助,可用来报读持续教育与培训中心所提供的大约200个有关职业过渡的课程。这是国家推动现时与未来银发族继续创造价值的进一步措施,是在延长国人的退休年龄和提高重新雇佣年龄,以及协助较年长雇员更好地应对新经济到来时,必须有的相应政策配套来引导企业和雇员积极提升。
王乙康说,国人已愈发主动加入到终身学习的行列中,例如会上网到技能创前程个人资源库浏览课程与行业资讯;超过10万名国人参加了技能创前程就业培训指导活动。我相信政府还会进一步分析和了解这些数据的意义,重要的是这些数据要能转化为一种实际动力,在我们的社会和企业当中产生良性循环,即使国家面对外部因素冲击,也仍能保有一定韧力和集体智慧加以缓冲。
全球正在沉着应对冠状病毒疫情,世界经济和多个行业已严重受挫,我国政府领导人已宣布将减薪一个月,一些大型企业包括新加坡航空公司最高层也宣布减薪,以跟人民及受影响员工共同应对眼前的艰难时期。与此同时,政府新预算案中将发放的各种协助企业的措施,包括薪金与现金的补助等,应是企业充分利用来做业务方向检讨与转型、人力资源重新培训的良机。
这次的疫情,也让我们看到应对突变与全球经济危机时,国家和企业所须要的软技能和软力量。例如物流链与供应链的风险评估与管理,危机管理与应变的能力,社区应变与自发组织的意识和能力,追查与分析事物的能力,医疗与数码科技研发及加以应用的能力,以及人流管控与辨识假新闻能力等等。
这次应对疫情过程所涉及的各种协调与组织能力,有一些是从2003年抗沙斯疫情的经历中得到经验和技术转移,一些则应该是边做边调,做必要灵活应对的。
为此,在终身学习的文化建设上、在技能创前程计划不断改进与进化到不同阶段的过程中,要不断内化与提升的是我们的韧力、自发能力与团队精神,而不只是功能性的技能。社会具备了怎样的特别元素或气质(X factor),不在于它拥有多高超的功能技术,而是技能背后所包含的对人对事的责任与价值信念。
也许有人把政府再发放填补的500元或总计1000元技能培训补助用在外语、烹饪或非直接跟工作有关的课程上,但如果这些课程能够帮助我们追加对另一个文化和经济体的认识;帮助我们从烹饪的兴趣再追加到对食材的认识、对营养的正确认知甚至是药膳的调配;或帮助我们从课堂上的朋友认识到其他行业的背景与技能,这些都是终身学习的一部分,是重要的人与人的接触与软文化、软技能的学习。
终身学习,不只是一种学无止境认知与需要,更是一种对知识、文化和技能的尊重,并把这尊重惠及到社会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