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疫情防卫又一次实战考核-中国讯息网

新加坡疫情防卫又一次实战考核

作者:蓝云舟 阅读量:7080347 发布时间:2020-02-09 14:43:44

来临周六是全面防卫日。今年的全面防卫信息,相信离不开国人应如何贯彻全面防卫,对抗人人闻之色变的新型冠状病毒。尤其是社会、心理和数码防卫,更是考验国人能否共同挺过这道难关的指标。

随着本地出现更多确诊病例,民众的焦虑可以理解。然而目前为止,我们是以什么样的心态迎接挑战?争先恐后抢购口罩、消毒剂,还有在公共场合不保持良好卫生习惯,这两个极端都曝露了社会面对疫情,不是反应过度,就是太掉以轻心。对于前者,政府尚能强调有足够库存、如果身体没有不适就不用戴口罩;但对于后者,除了苦口婆心提醒国人养成卫生习惯,似乎也没有更管用的规劝方式。

这场战役最终的胜利必定属于各国、属于全人类,关键只在于疫情会持续多久,及疫情受控前人们应如何自处,从中又吸取了什么样的教训。延续这一脉络,我们也可以从全面防卫六大支柱来审视本地的防疫情况。

此次疫情,首当其冲的是经济。尤其在实施限制令后,到访的中国大陆旅客锐减八成,对以这个群体为主要客源的酒店业和旅游业造成的冲击最大。除了要推出面向受影响行业的经济援助措施,还要给缺席假者每人每天100元补贴,疫情如果持续,条条款项将累加成大数目。所幸本届政府经过过去四年多的积攒,财政上也处于较为有利的位置,这凸显了平日未雨绸缪的必要。

疫情如果进一步升级,将考验民事防卫上的应对。本月3日的国会辩论中,有议员对救护车服务是否充足表示关注,政府也交代了必要时会做出的调整,确保有足够的防疫资源。

然而现阶段最重要、最迫切的是社会、心理和一年前新增的数码防卫三大支柱。挑战在于如何把防卫意识贯彻到个人层面,使全民皆兵、全民参战。信息如果未经查实,就不应发出或转发,这是过去两周反复强调但人人尚未予以足够重视的事项。

虽然多数网民相信是出于关心,想帮助他人的心理,但关于疑似病例到过哪些地方等信息在证实或证伪前,只徒增惶恐不安的情绪,帮了倒忙。像福建话说的,“强就好,麦假强”(厉害就好,不要假厉害),应对紧急情况时,国民层面有多理智,将决定整个社会能否从容克服挑战。

军事也许是六大支柱里看似与防疫最少关联的支柱,不过这不代表我们可以在这方面松懈。武装部队1500名军人彻夜包装好520万个分发给国人的口罩,在在说明了“养兵千日,用在一朝”。

不过网上也出现了“应暂停战备军人回营受训”的声音,虽然出发点是“和平时期没有必要让大批战备人员聚集”,但这样的论述并不可取。武装部队经历过2003年沙斯的考验,2009年H1N1流感期间还有三个兵营出现传播群,军中自有一套应对措施,确保军队的作战能力不受影响。反之,如果因为出现病毒就动辄暂停战备军人的训练,将传达错误的信息:只须往新加坡传输病毒,战备机制就会就地瘫痪。

新加坡是区域枢纽,人员流动性高。除了经济影响,人口密集度和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都有可能让病毒在不知不觉中传播,本周出现首起感染源头不明的病例说明了这点。

接下来确诊病例数目只会上升不会下降,除了一应俱全的防范措施,同样重要的是新加坡人的团队精神和心理素质。如同一只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木桶,盛水量的多寡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全面防卫这条锁链有多牢固,也取决于它最弱的一环。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新加坡疫情防卫又一次实战考核”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