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在马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5次缔约方(COP25)大会上,与会的日本环境部长小泉进次郎(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之子)没有表态日本将承担更多的减排任务,也根本没有提及将封存煤电钻,因而受到了广泛指责,并因此而被授予“化石奖”。这已是日本第二次被授予这一奖项。
该奖项是由全球环保团体组成的“气候行动网络”所颁发,对象是那些在全球变暖对策方面态度消极的国家。该组织指出,全球正在努力去碳化,而日本的方针政策却明显“轻视《巴黎协定》,破坏地球,加剧气候危机”。对这一严峻问题,首相安倍晋三始终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日本将详尽向国际社会做出说明”,这实际上就是虚与委蛇,搪塞一下而已。正如16岁的瑞典环保女孩通贝里一针见血所指出的:最危险的并非无所作为,而是政客和企业家假装在为此做出努力,实际上却什么都没做。
一贯号称节能技术最先进的日本,近年来却出现了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努力截然相反的动向,那就是开足马力建设并出口煤电站项目。
2011年3月发生大地震以来,因福岛核电站遭海啸冲击发生泄漏,许多核电站不是废弃,就是停止运行,一度使日本电力供应面临严重短缺的局面。欲弥补核电站停运造成的电力不足缺口,只能上马火电站。此前日本的火电站多以液化天然气为原料,如今各电力公司却不约而同瞄准了煤炭,如今煤电站建设在日本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日本煤电比重大幅提升
据相关统计数据,目前日本全国燃煤电站多达约100座,准备上马的还有20座。1990年日本的煤电在电力构成中仅占13%左右,现在已大大超过40%。按照此前经济产业部的相关规划,到2030年煤电的比重也仅为26%左右,而目前已大幅度超出,这对日本履行《巴黎协定》所规定的减排义务,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日本国会已批准了《巴黎协定》,虽然美国已退出该协定,但日本政府表示将坚定履行协定。按照日本政府的承诺,到2030年,日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13年减少26%,2050年更要减少80%之多。煤电站的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氯排放量至少比液化天然气多一倍,法国已决定在2022年关停所有煤电站,英国的这一时间表是2025年,德国稍晚,但也已确定在2038年全面关闭煤电站,美国也在逐步关停煤电站。中国国家能源局2016年就叫停了104个煤电站项目,印度则规定在2025年前不批准新的煤电站。
日本是目前七大工业国中唯一还在建煤电站的国家,这一做法显然与全球大势背道而驰,但日本强调其无法完全废弃煤电站。2012年日本开始实施的应对气候变化税,按排放量征收的税率仅为欧洲国家的5%至10%。据日本环境部测算,如所有在建的煤电站如期投产而不采取任何减排措施,到2030年日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仅不会比2013年明显下降,反而会增加一成左右。日本环境部对这一事态忧心忡忡,担心这么发展下去,日本根本无法履行国际承诺。日本的这一逆势走向,引发全球环保界人士的极大担忧。
据日本资源能源厅数据,就火电站的排放而言,如以煤电的排放为100的话,则液化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为0,而石油电站为70;至于二氧化氮,液化天然气和石油的排放分别仅为40和70;而二氧化碳的排放,液化天然气和石油的排放分别为60和80。显而易见,煤电站的温室气体排放是非常突出的,对环境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实际上,日本排放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48%和37%都来自发电厂。有九座煤电站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居然是平均数的五倍以上。
当然,对电力公司而言,他们青睐煤炭自有其考虑。虽然煤电站的投资成本高于液化天然气电站,但那毕竟是一次性投资,建成投入运行后,煤炭的成本要低于液化天然气。况且日本的煤炭主要从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进口,这一进口渠道相对稳定得多,路途也相对近一些。
积极推动煤电设备出口
除了在本国大事发展煤电站,日本近年来还不断推动煤电站设备的出口,这个与全球减排的努力背道而驰的做法遭到强烈谴责。在去年的COP25会议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强烈呼吁各国2020年起停止建新煤电站。
据了解,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去年6月与孟加拉国签订了对该国煤电项目的日元贷款合同,贷款额为1431亿日元(约17亿6900万新元)。日本国际协力银行(JBIC)则在去年4月决定向越南的煤电站建设项目提供不超过12亿美元的贷款。依靠日本政府资金对海外的煤电出口项目接二连三出现。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指出,为了将全球变暖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小限度,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电力供应中的占比必须达到70%至85%,使煤电几乎降至零。
日本作为煤电项目出口大国,每年都会遭到国际环保组织的谴责和抗议。在2018年的COP24会议期间上,国际环保团体BankTrack的负责人就召开记者会,点名批评“日本的银行(在抑制气候变暖方面)行动迟缓,应立即停止相关放款”。据该组织称,全球民间银行2016年至2018年向煤电相关企业提供的贷款中,日本的金融机构占了三成。其中最多的瑞穗金融集团达到128亿美元,其后为三菱日联金融集团99亿美元,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则以42亿美元位列第四。
由于在日本建设和出口煤电站并不须要得到环境部的批准,所以环境部长如今对此深感压力,尤其是考虑到这些煤电站陆续建成之际,整个国际社会对煤电站的审视眼光会更为严苛,届时这很可能成为日本的沉重包袱。除非煤电技术出现突飞猛进,否则煤电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是无解的。但迄今为止日本的煤电减排技术并没什么值得夸耀的进步,更令人忧虑的是,还有为数不少的小煤电站,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更令人侧目。绝不能因为核电站停运,就可以大事发展煤电站,经济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并不对立,许多国家所取得的成就已足以证明这一点,日本如此与时代潮流相悖,难道日本也打算步美国后尘,有朝一日退出《巴黎协定》?
据相关统计数据,目前日本全国燃煤电站多达约100座,准备上马的还有20座。1990年日本的煤电在电力构成中仅占13%左右,现在已大大超过40%。按照此前经济产业部的相关规划,到2030年煤电的比重也仅为26%左右,而目前已大幅度超出,这对日本履行《巴黎协定》所规定的减排义务,构成了巨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