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国产特斯拉(Tesla)Model 3挥舞价格屠刀呼啸而来,市场一片惊呼声,其中不乏中国国内同行的哀叹,感觉压力山大,有点招架不住。还有中国厂家对特斯拉享受国民待遇耿耿于怀,认为本来汽车市场就已经趋冷,再加上特斯拉这个“外来户”从中搅局,这日子还怎么过?
哀叹归哀叹,但事理要弄明白。兵贵神速,从建厂到投产到量产,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创造了特斯拉“上海速度”,这已经让众多中国厂商无比艳羡,再加上新车上市之前就降价,让一些还按老皇历办事的人惊呆了。
特斯拉进行价格杀伐是有底气的,它拥有全球最好的新能源电池包和绝对领先的电动车技术。艾媒咨询的相关数据显示,特斯拉在主要的电动车续航里程上排名第一,而且远超其他品牌的电动车。当蔚来和小鹏的合作被当作大新闻、其他新老造车势力都依赖第三方充电时,超级充电站的建设是特斯拉一直握在手里的一张王牌。
资料显示,2019年特斯拉共默默地新开放了112座超级充电站,874个充电桩。从成本角度看,目前国产特斯拉Model 3的零部件国产化率约为30%,今年年中可望达到80%,年底则完成零部件100%国产化。这意味着随着特斯拉供应链逐步实现本土化,未来或有进一步降价的空间。
而在中国纯电动汽车领域,从德国豪华车三巨头BBA(奔驰、宝马、奥迪),到日产、通用等走在电动车转型前列的跨国车企,再到吉利、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国内传统车企,还有蔚来、小鹏、威马等造车新锐,各家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瓜分并不明朗。在此情势下,特斯拉如一匹黑马闯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挥后发优势,无异于给上述中外造车企业一记闷棍。新能源国企感觉后背透冷,那些还死守传统能源的车企更是感觉被推向绝路,来日无多。
特斯拉在冰冷的寒天里又甩出一颗冰块,让大家不爽。鲶鱼变鲨鱼,国产特斯拉上市前即降价,令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新一轮洗牌。首当其冲的是豪华车市场受到影响,尤其是燃油车市场。在美国,特斯拉Model 3已夺得细分市场的销量冠军;在中国,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入门级的豪华车市场受到Model 3这款电动车型的冲击将是大概率事件。
不过,反躬自省,特斯拉能做到的,为什么这些车企不能做到?与其哀叹,不如追赶。市场敏锐度不如人,技术又滞后,眼看着特斯拉高歌突进,横扫新能源车市场,大家只有振作精神奋力追赶,尽量缩小与特斯拉的差距。
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是,虽然特斯拉的股价连创新高,从2019年6月的最低价177美元,到2020年1月7日为每股451.54美元,在过去半年时间里,特斯拉股价涨幅高达155%,但是特斯拉仍然是一家亏损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累计亏损9.67亿美元。
据此,摩根士丹利对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相关预测是,“特斯拉将无法占领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很大份额,但较低的生产成本将帮助其实现盈利”。
这样的判断让一干车企吃了定心丸。
但是,特斯拉“上海速度”仍具有风向标效应,让中国企业深受启迪,商机就在家门口,更要发挥主场优势,像特斯拉那样勃发创新精神。特斯拉不仅以速度取胜,更是以创新骄人。特斯拉走在全球新能源车的前列,将带动中国汽车供应链全面升级。特斯拉在中国上海的杰出表现,也倒逼中国企业自强不息,与外资企业同台竞争,上演威武雄壮的高质量发展进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