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贡体系”在东南亚复活?-中国讯息网

“朝贡体系”在东南亚复活?

作者:彭念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0-01-20 12:14:02

长期以来“朝贡体系”被频繁地运用于解释封建王朝时期中国与周边“藩属国”之间的关系,东南亚国家尤甚。随着中国崛起态势日益凸显,外界担忧中国会在周边地区恢复“朝贡体系”。

美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近日就在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指出,“东南亚国家要更积极向华盛顿发声,否则沉默将换来美国的持续忽视,中国最终可能在本区域建立21世纪版本的朝贡体系。”

用旧的历史眼光来看待今日中国的内政外交是西方学者的惯用套路,这不足为奇。然而,这种罔顾事实、忽视事物变化的僵化思维定式,却极易造成混淆视听、扰乱地区和平稳定的不良后果。简言之,中国不想、也不可能在东南亚重建所谓的12世纪“朝贡体系”。

“朝贡体系”是等级体系,与中国倡导的平等互利国际体系相悖。在“朝贡体系”中,中国位于中心,占据体系的最高级,接受周边国家的朝拜,并有权干涉其内政。周边国家则是边缘“夷国”,居于体系的下端,须向中国“称臣纳贡”,以寻求中国的保护和恩赐。

这套依据礼仪尊卑所建立起来的封建等级体系与现代国际关系格格不入。一则,民族国家主权概念的兴起使得任何形式的“外来干涉和殖民统治”,都会遭到各国的强烈反对。尤其是在深受殖民主义祸害的东南亚地区,反对外部干涉的意愿更为激烈。任何试图将东南亚地区纳入某一大国所主导的等级体系都将是充满危险的。

二则,在国际舞台寻求平等相待是广大中小国家的基本诉求。尽管“弱国无外交”的现实迫使实力弱小的国家在国际关系实践中遭受“压迫”,但广大中小国家对公平公正国际新秩序的诉求愈发强烈。没有哪一个国家愿意被纳入等级体系的底端而备受“摧残”。

正因如此,中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导建立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国家间正常关系。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发展也完全遵循了这一核心外交原则。中国完全没有意愿“冒天下之不韪”去建立一个新型的等级体系来“掌控”东南亚。

“朝贡体系”是单向依赖体系,与中国-东南亚国家相互依赖体系相悖。在“朝贡体系”中,周边国家对中国严重依赖,而中国对周边国家的依赖则极少。这种单向依赖体系的维系取决于中国是否能够持续地满足周边国家的需求。一旦中国国力衰弱,无法有效回应周边国家的需求,尤其是安全保护需求,则“朝贡体系”将遭到极大削弱乃至崩溃。

在当前的中国-东南亚国家关系中,二者高度相互依赖。一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济相互依赖程度高。目前,中国是亚细安第一大贸易伙伴,亚细安也超越美国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还是东南亚国家最主要的外资来源国,亚细安在华投资也越来越多。与“朝贡体系”中国对东南亚国家微弱的经济依赖相比,今日之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依赖程度显然要高的多。

二则,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安全需求有限。在“朝贡体系”中,东南亚国家希望通过来华朝觐来获取中国的安全保护。然而,今天的东南亚国家无疑更为偏向于寻求美国的安全保护。尽管也有分析认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防务合作近年来进展较快。但这种安全合作旨在增进军事互信,与东南亚国家寻求中国保护迥异。

“朝贡体系”是单极体系,与中美在东南亚“二元竞争”格局相悖。在“朝贡体系”中,中国是本区域的唯一超级大国,具备足够的能力组建排他性的区域体系。而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下降以及西方殖民国家实力的上升,东亚区域的“朝贡体系”逐步瓦解。在今天的东南亚,谁也无法否认美国的优势地位,尤其是在军事安全领域,即便美国对东南亚的关注有所下降。况且,美国还致力于与中国在东南亚及更广泛的全球范围内进行竞争乃至对抗。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不可能重建排他性的“朝贡体系”。

总而言之,用“朝贡体系”来解释中国-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发展有失偏颇。中国没有意愿,更没有能力在东南亚重建“朝贡体系”。未来,中国-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发展仍将长期遵循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基本方针。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将不可避免地扩大,但彼此之间的相互依赖也会继续深化,从而形成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而不是重现21世纪“朝贡体系”。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朝贡体系”在东南亚复活?”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