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能源政策能“转向亚洲”?-中国讯息网

俄罗斯能源政策能“转向亚洲”?

作者:孙超群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0-01-17 12:27:07

随着中俄在能源合作上日趋紧密,两国关系更上一层楼。去年12月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共同宣布,长达3000公里的“西伯利亚力量”(Power of Siberia)天然气管道正式投入运作,普京更扬言这是“世上最大型的基建项目”。

回顾2014年,俄罗斯天然气巨头Gazprom与中国国企中石油签署了为期30年的巨额对华天然气供应合同,价值4000亿美元,借此把天然气从贝加尔湖输送到中国东北。五年后,终于成功实现。俄罗斯身为全球天然气最大出口国,而中国为天然气最大进口国,两国在此方面合作的潜力巨大。然而,潜力归潜力,欧洲市场仍将会是俄国的重中之重,中国经济增长的减慢以及来自中亚对手的竞争,限制了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

中国“煤改气”计划

虽然中国经济在过去数十年增长迅速,但同时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皆因煤炭仍是中国主要的发电燃料。某些灾情较重的地区如华北一带,长年天空不见蓝,雾霾情况严峻,威胁公共健康。为持续发展,治污成为当务之急,因此近年中国推进“煤改气”计划,提高较清洁的天然气使用比例。

煤炭佔中国能源比例由十年前的72%,大幅下降至2018年的58%;天然气使用量方面,据英国石油公司(BP)的数据,由2007年至2017年间每年平均增长达13%。同时,为应付国内需求,中国亦致力增加天然气进口,单单在2018年,进口量较前一年增加了三成,达1200亿立方米。由此可见,中国的能源政策有明显转变。

中国与俄罗斯合力推出“西伯利亚力量”,显然是为了配合其能源政策,预计到2025年,天然气运输量将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佔中国进口天然气的比例举足轻重。

此天然气油管的诞生,为何发生在2014年?当时俄罗斯因为乌克兰危机与西方关系急促恶化,另外身为以能源出口为主的经济体,加上欧洲乃其天然气出口的最大市场,俄罗斯欲分散投资,避免出口市场单一化,于是积极开拓亚洲能源出口市场。适逢中国推动“煤改气”计划,两国就一拍即合。在这背景下,“西伯利亚力量”应运而生。

然而,俄罗斯的能源政策,是否真的能够转向亚洲呢?现阶段,Gazprom计划于2020年透过“西伯利亚力量”向中国输出约50亿立方米天然气,于 2021年输出100亿立方米,直至在2025年,天然气运输量将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这数量看似庞大,但对俄罗斯来说,欧洲市场仍远比中国市场重要。

2018年,Gazprom向欧洲市场总共输出了近2000亿立方米天然气,单单是德国已经佔了其中的585亿立方米,比起首年透过“西伯利亚力量”对中国的出口量,根本微不足道。最重要是,俄罗斯向欧洲拓展天然气出口市场的计划从未间断。

首先是北溪二号(Nord Stream 2)。乌克兰危机翌年,Gazprom便与西欧财团达成协议,兴建由俄罗斯经波罗的海通往德国的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预计管道能在明年投入运作,届时俄罗斯每年可向西欧输出550亿立方米天然气。

另个一管道,就是于明年1月正式运作的“土溪”(Turkstream)。俄罗斯建立此管道的初衷,是为了取代经乌克兰的跨巴尔干天然气管道(Trans-Balkan Stream),以免因乌东局势影响其天然气出口到欧洲。土溪经黑海,每年把315亿立方米天然气一半出口到土耳其,一半经巴尔干半岛输送到欧洲。从以上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计划看来,欧洲仍是俄罗斯天然气的最大市场,地位无可取代。

就地理位置而言,俄罗斯拓展中国天然气市场,并不会削弱欧洲天然气市场。事实上,“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的天然气,主要来自西伯利亚东部恰扬金(Chayanda)与科维克塔(Kovykta)气田;而输往欧洲的天然气则来自西伯利亚西部的乌连戈伊(Urengoy)及扬堡(Yamburg)气田,现时东西线互不相通,因此欧洲与中国天然气市场并行发展,并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俄罗斯向东发展,离不开欧洲市场仍然举足轻重的事实。

向东发展的不稳因素

比起欧洲,其实俄罗斯向中国发展天然气市场的道路更不确定。俄罗斯与欧洲国家之间的天然气贸易关系早就变得稳固,具一定基础,可是俄中之间的天然气贸易,仍处于刚起步阶段,变数颇大。比如说,在2025年以后,中国能否用尽“西伯利亚力量”的天然气额度,很取决于中国本身的经济情况。近年,中国经济逐渐放缓,以往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速“保七”不再,为节省成本,或放宽“煤改气”计划,导致天然气供过于求。

另一方面,纵使俄罗斯无论在欧洲或是中国市场,都同样应对液态天然气(LNG)的竞争,但面对上述中国经济减速状况,基于成本计算,来自中亚国家土库曼的管道天然气,会是阻碍俄罗斯向中国发展天然气出口的因素。

第一,土库曼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气进口来源,地位稳定;第二,八成土库曼天然气出口到中国,前者依赖后者,令中国对土库曼有更大议价能力;第三,土库曼售天然气予中国的格价成谜,但估计十分低廉,或者土库曼只能以天然气换取中国贷款作发展国内基建。基于上述理由,俄罗斯向中国发展天然气市场,未必一定能收预期结果。

“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开通,的确能让俄罗斯天然气出口更多元,但至少在2025年之前,无助改变其出口市场结构。在可见将来,欧洲天然气市场仍然是不可替代。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俄罗斯能源政策能“转向亚洲”?”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