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旅客信息,需深入职业道德层面-中国讯息网

保护旅客信息,需深入职业道德层面

作者:严奇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0-01-05 19:10:03

 国航发布微博称,接网友反映,有国航员工个人微博内容涉及旅客信息。经核查,涉事人员系国航一名乘务人员。国航对涉事乘务人员作出停飞处分。(中国新闻网1月4日) 

  旅客的出行信息涉及切身权益,乘务人员公开泄露乘客信息,无疑是一起十分严重的行业事故。作为服务人员,乘务人员就应该把握好与被服务对象之间的隐私界线,怎能如此肆无忌惮?有关部门一方面需要加强管理与技术监督,防范旅客信息泄露;另一方面还需要强化职业培训,让保护旅客信息成为基本职业素养。 

  旅客的个人信息属于“个人权利”,乘务人员即便在职权范围内能掌握了解旅客的出行信息,也不代表已具有相关信息的所有权。将乘客出行信息随意公开并以此炫耀,是赤裸裸的越界侵权行为。从本质上看,与“偷拍上传他人照片”一致,是一类为满足自身猎奇心态的恶劣行径。 

  未经允许擅自泄露他人出行信息,不仅仅会影响旅客工作及生活,还会破坏机场和航班的正常秩序。近段时间看到的“粉丝围堵机场”“花钱代拍明星”等等机场乱象,追其源头可能都出自于个别乘务人员的泄露行为。乘务人员有维持航班秩序的责任,为贪图硬头小利,泄露旅客信息,既对不起民航服务行业,也对不起乘务员职业。 

  从被举报的微博内容看,涉事乘务员并没有将保护旅客出行信息当作应有的服务范围,对泄露旅客出行信息丝毫没有职业羞耻感,甚至没意识到他的行为已触犯了法律规定。由此,我们是否能引出一个问题——主动保护旅客出行信息是不是应该纳入乘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范畴,得到所有乘务人员的重视和学习?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1-9月民航完成旅客运输量5.0亿人次,相信其中除了名人明星,还有不少能给泄露者带来实际利益的特殊群体。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部分民航岗位已深入接触到被服务对象的详细个人信息。为确保安全并提供优质服务,乘务人员接触旅客信息必不可免,其中现实诱惑并不算小。 

  面对“保护要求日趋严格严”与“保护意识普遍不强”之间矛盾,在加强技术和法律保护的同时,还需要乘务人员具备更专业的服务意识。民航应主动加强针对性专业培训与管理,修改完善民航乘务员国家职业标准,列出旅客个人信息保护禁止行为清单,将“严格保护旅客个人信息”作为基础性的服务内容,体现在乘务人员的意识当中,使之成为基本的职业道德,让他们能主动维护旅客的个人信息保护权益。 

  明星出行信息被泄露不是小事,加强防范必须深入到意识和行为层面。只有全部乘务人员了解其重要性,并划清个人信息保护的界线,才能让旅客的个人信息不必沦为少数人的“金山银山”。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保护旅客信息,需深入职业道德层面”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