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十年的科技竞争与经济挑战会更艰巨,人类需要更文明的智慧与力量,对地球的环保建设、对老龄化社会的经济创新与减除生活痛点,以及对高科技经济所需的社会扶助、技能提升与社会融合,献策献力。
这个岁末,我们的上空迎来了数以千计的大鸟钳嘴鹳(Asian openbill stork),不容易记的名称,但上网找了找,发现了这群可能从泰国或其他中南半岛国家南来的稀客的有趣习性。
根据网上摘自美国芝加哥大学动物学博物馆的资料,钳嘴鹳是高度社会化的飞禽,繁殖期会和其他鹳及水禽混群。在大树上筑巢时,它们也可以因大自然资源有限而和白鹭、鸬鹚等禽种共用一棵树。资料也说,钳嘴鹳主要是一夫一妻制,即使偶尔出现一夫多妻情况,几只雌鸟会在同一个巢中下蛋,孵出的雏鸟会由多只成鸟喂养和呵护。
人们通常会卡通式地记得,鹳在欧洲俗称“送子鸟”的传说,也会浪漫地盼望它们带来的喜兆会成真,但也许鲜少知道它们的社会化习性。
社会化(socialization)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根据社会学,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过程中会有社会文化与价值的传承,也会有创造新文化、新认知的作用。
这个岁末,不只是2019年的结束,也是人类在2010年代,另一个十年发展的完结,间中有许多惊喜也有许多错愕。跨入2020年代,人类似乎比上一个十年的跨年要焦虑和忐忑。2010年开年时,世界开始走出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亚洲主要经济体正开始迅速回弹,虽然恐怖主义分子的冷血袭击仍威胁本区域,跨入2010年代的整体氛围还是向好的。
不想在2010年代要步入尾声的近几年,中美地缘政治角力的白热化、全球保护主义的兴起,以及地球暖化的加速和颠覆科技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等大趋势,让人类的下一个十年充满变数。更令人不安的是,各政治体制的社会里在这十年都出现恶劣的矛盾与分裂,各种层面的互信都出现了赤字,尤其是年轻人当中。
《纽约时报》专栏作者Bret Stephens在12月27日刊载的《年轻人主导的这十年》评论中,尝试梳理这十年来年轻人如何在科技发明与运用(尤其是社交媒体)、社会行动和道德信念等方面,从根本上改变了2010年代的人类文化和道德标准。然而作者强调,年轻人的这些动作与改变,是对大人世界在许多方面的严重缺陷的一种反应。
作者认为,至少对美国来说,“这个十年的标志是年轻人对曾经支配他们思维的老生常谈的强烈敌意。在他们看来,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没有维护和平,而是榨干我们的血汗。资本主义没有使国家富裕,而是让富人更富有。硅谷没有从事技术创新,而是挖掘我们的数据。教会没有拯救灵魂,而是性侵儿童……年轻人的这种敌意不仅体现在进步的左翼身上,也是右翼民粹主义崛起的原因。”这样的现象和反应,其实在世界各地有许多雷同处,而很多时候,正是社交媒体的跨域力量,让更多的情绪和声音迅速地物以类聚,也让虚拟世界和实体社会,不断衍生出许多互不信任与沟通、互相仇视的部落。
然而,种种社会分裂与反击无论是怎样的因果关系,人类的文明与发展不该一直被这样的负能量捆绑。人类在投入大量资源和资金来不断颠覆科技力量时,也应投入相当的资源和时间来缓冲追求高科技与经济发展时,对社会与地球造成的冲击。
人类在2010年代见证了现代“三民主义”——民权、民运与民粹的挂帅与高需求趋势,恰恰是握有各种资源的掌权和掌政者,严重漠视民生问题与人们精神需要的结果,各社会若要这“三民”不再无限放大,重建失去的社会信任和社会凝聚力,则民生不能少,民意不能踩。而这样的建设,少不了“三明”:透明、明确、明了。
唯有从政者和当政者不再玩弄权力与政治,让政治与政策的构建更透明,能还原到民间的福祉;以及施政方针和执行措施能不断完善和明确,对民生问题的梳理和解决能更明了透彻,社会才有恢复和谐的动力。这过程需要更实质的沟通——互相对谈与倾听,而不只是表面化的民意调查和数据收集。
这样的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才能真正让普罗大众有感,公民社会也能有空间发挥民智和力量共同落实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包括精神建设,以及未来科技与未来经济所需的社会建设。
人类跨入2020年代需要的另一“明”,是文明。数码科技和越来越发达的人工智能所颠覆的经济运作和企业作业方式,加上社交媒体所驱使的许多网上行为与舆论,都需要人类以更文明、更负责任的态度来对待,才能文明地与科技共生共处,减少对人产生的矛盾和对社会凝聚力的杀伤力。
下一个十年的科技竞争与经济挑战会更艰巨,人类需要更文明的智慧与力量,对地球的环保建设、对老龄化社会的经济创新与减除生活痛点,以及对高科技经济所需的社会扶助、技能提升与社会融合,献策献力。
过去十年,网络科技膨胀了个人主义和自我感觉良好,大家竞相在网络上做不再沉默的大多数,但也彼此筑起了更多更高的隔阂,让自己的接触和眼界,从多元走向更“宅”更窄,既隔离又互不相让。
是时候一起修补,一起走出自己的圈圈,让2020从“民”过渡到“明”。
也许送子鸟能送子,它们的社会化与包容习性,也能给新时代启发,好好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