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政治斗争,感觉好像只有一种套路——师徒反目+性爱腥闻。
且男主角永远是安华。
20年前,是安华与马哈迪,20年后,轮到安华与阿兹敏;而马哈迪更是阴魂不散。
今年上半年,先是爆出疑似马来西亚国会最大党人民公正党署理主席阿兹敏的男男性爱视频,本周则有公正党主席安华前助理出面指控安华非礼和企图性侵,让闻者不禁傻眼,到底类似戏码要上演多少回?
这些政治上的道德攻击,折射出马来西亚政坛的缺乏创意。
希望联盟去年推翻国阵政府实现变天,许多人都寄望马来西亚能走向更光明的未来,没想到在落实选前诺言的过程中,重当首相的马哈迪连忽悠的话都懒得编,多次表示选前没想过可以执政,所以开出了难以兑现的承诺。马哈迪所在的土著团结党,也不管盟党的反对,胜选后便积极吸纳巫统败将,努力壮大自己。土团党本就是巫统的裂变体,选后积极拉拢巫统党员,使得土团党更加巫统化;最近又积极参与马来人尊严大会,不断推动种族主义议程。
结果这一年半来,补选一次次失利,土团党被对手反将一军:把巫统的垃圾都收去了,选民自然背弃,所以说是自取灭亡。
希望联盟的多元性质,在马哈迪主政的一年半里就快被消磨光了。拥有42个国会议席,作为希盟第二大党的多元族群政党——民主行动党,仿佛担心自身华人色彩太浓,在大学预科独厚土著等政策推出的时候,行动党无实质作为,让他们被嘲讽为马华公会2.0。
最近落幕的柔佛州丹绒比艾国会议席补选,国阵马华的黄日昇以1万5000张多数票狂胜希盟对手,给执政联盟敲响了警钟,也算是给马哈迪的一记当头棒喝。
巫统的品牌因其前主席、马国前首相纳吉的一马公司丑闻在上届大选穿帮,败选后巫统迅速通过维护马来人利益的口号稳住基本盘,更与保守的伊斯兰党结盟,形成更大的保守势力。马哈迪的对策竟是陪对手比极端,以为执政光环能在这同类型的竞争中胜出,但老谋深算的他没有料到,希盟不但吸引不了新选民,更失去了既有支持者的票。
其实94岁的马哈迪无非在与时间赛跑,副揆慕尤丁也才大病初愈,因此马哈迪必须在他放权之前巩固土团党,但事实证明,操之过急。
有分析指,丹绒比艾的惨败,让马哈迪承受更大的压力。他以个人魅力扳倒国阵政府的神话效应已所剩无几,于是才有内阁重组的议程出现,力求安抚民意。
目前内阁正部长,公正党七人,土团与行动党各六人,国家诚信党五人,沙巴民族复兴党三人,分配并不根据议席多寡。担任部长就能掌控国家资源与行政权力,改组意味着希盟内部权力重新分配,如何调配都可能引起新的摩擦。至于安华是否入阁,更将左右马来西亚政局的未来。
安华虽然口口声声马哈迪不会食言,肯定把首相棒子交给他,但没有阁职的他,如今只能眼巴巴看着阿兹敏这名经济部长的实力不断壮大。大家都知道马哈迪狡辩的能力堪比印度煎饼师傅翻饼,安华虽然耐心,但其派系却按捺不住。散播阿兹敏性爱片的几名安华亲信反而被调查,如今又有对安华的新指控,在创意不足的马来西亚政坛里,难保鸡奸案3.0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