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法国前国脚埃夫拉上“天空体育”频道的足球节目,谈到近期一再被提起的场边种族歧视言论问题,他的答复说破了当今一些普遍的盲点。
欧洲近年遭极右政治席卷,白人至上主义在阳刚的足球赛场上借尸还魂。上个月英格兰做客保加利亚的时候,场边的保加利亚球迷不仅辱骂英格兰的黑人球员,甚至还行纳粹礼。事后各方大力谴责,保加利亚足总遭欧足联罚款,之后的两场比赛,保加利亚球迷也被禁止到场支持他们的球队。即便有所行动,欧洲各地仍频频传出黑人球员遭种族歧视的事件。
对埃夫拉来说,无论如何惩罚球队和球迷,都没办法解决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公民教育。埃夫拉其实间接点出了另一个问题:这些惩处方式和反应,到底是出自真心或仅仅只是出于政治正确的表态?
我们也不妨反思一下,难道一切都只能从“欸,你做错了,我要惩罚你、取缔你、禁制你”的态度出发?这样的态度,在这个议题上面,是否真能刺激出积极的结果,又抑或是造成了更深的敌意?
节目的主持人正好是利物浦名宿卡拉格;埃夫拉则是曼联的名宿,在场上曾是死对头。
2011年,当时还效力利物浦的乌拉圭前锋苏亚雷斯,在对垒曼联时与埃夫拉起了冲突,甚至使用带种族歧视的字眼,引起埃夫拉不满。事情引起轩然大波,英格兰足总在听证会后,向苏亚雷斯施以八场禁赛。判决隔天,利物浦球员在对垒威根的热身阶段,穿着印有苏亚雷斯肖像的衣服,声援队友。
节目上埃夫拉回忆这段往事时,对利物浦球员的举动相当不解:在闻判后抗议,是要发出怎样的信息?结果卡拉格在节目上向埃夫拉道歉,同时也解释说,当时球员是为了要支持队友,出于同袍的友爱,没有想太多。
卡拉格的经验告诉我们,当“阵营”的因素加入之后,事情就会变得更复杂,人就更容易做出让自己后悔的决定,不断火上浇油。
其实不仅是族群议题,这样的反省也可以放在生活中待人处事的各个面向。
这是一个容易躁动的时代,任何事件发生,人们都急着表态(或被迫急着表态),必须快速做出与得到反应。古话说得好,欲速则不达,缺少周全的思考和部署,其结果很可能是灾难性的,想必最近大家颇有感触吧。
最后,当“阵营”的因素加入,事情的焦点就会更加模糊,更无从妥善解决。
我是一名曼联球迷,当年因为埃夫拉与苏亚雷斯的纠葛,从此对苏亚雷斯产生了莫名的仇恨,连带讨厌起乌拉圭国家队,翻旧账老爱谈苏亚雷斯在2010年世界杯,用手拍掉加纳最后一分钟必进之球的行为。
后来读了大卫·帕皮诺教授《烧脑老球迷的哲学胜利法》,才发现自己原来深受情绪摆布。事实上苏亚雷斯手球后被裁判出示红卡罚下,加纳也获得罚球机会,可惜加纳没进球,最终输掉比赛。苏亚雷斯的豪赌是在制度的合理框架中得到的最大回报,其道理就跟篮球比赛的犯规战术一样。
回顾埃夫拉与苏亚雷斯的纠葛,很多曼联球迷或许真会标签苏亚雷斯为种族主义者,但埃夫拉那天的答复让人欣慰:我不会轻易说他是种族主义者,我只会说他当时用了种族歧视的字眼。
不要急着判刑,因为那对谁都没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