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统和伊斯兰党合作及其影响-中国讯息网

巫统和伊斯兰党合作及其影响

作者:诺沙里尔·萨阿 阅读量:13369438 发布时间:2019-10-28 09:12:26

2019年9月14日,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马来政党巫统和伊斯兰党签署协议正式合作。几十年来,这两个政党处于对立状态,前者拥护马来民族主义和马来人至上,后者则倡导保守伊斯兰。这个新的《巫统和伊斯兰党全国共识宪章》会否削弱希望联盟政府的马来基本盘?

马来民族主义者于1946年成立巫统,伊党则是从巫统分裂出来的派系,并于1951年正式成立政党。1957年,巫统、马华公会和国大党组成的联盟为马来亚争取独立。早期,巫统和伊党没有明显的界限,一些党员同时拥有双重党籍。1974年,伊党加入由巫统领导的国民阵线,但于1977年退出。在最近签署合作协议之前,两党是激烈的竞争对手。

2018年5月9日的第14届全国大选,马哈迪领导希盟取得震惊的历史性胜利,结束了国阵的61年统治。希盟的胜利主要来自马来半岛非马来人和东马土著社区的大力支持。调查显示,希盟赢得的马来选票不到30%,国阵和伊党分别赢得45%和32%马来票。大多数住在人口密度较低的农村选区的马来人依然忠于巫统,而土著团结党、国家诚信党和人民公正党主要获得城市马来人的支持。

巫统和伊党在第14届大选未能就政治合作达成协议,马来半岛大多数选区出现了巫统、伊党和希盟的三角战。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巫统和伊党在上届大选寻求更紧密的合作,本可阻止希盟赢得至少21个国会议席,避免了之后的政权更迭。至于州议会,巫统和伊党可以再获得45个议席,在吉打和霹雳执政。

如果希盟未能拿下吉打,那将是对马哈迪的巨大打击,因为那是他的故乡。伊党可以轻松在吉兰丹和登嘉楼赢得议席,增强巫统的马来基本盘。然而,巫统根据历史投票趋势,推测三角战将对它有利,但三角战被希盟善加利用。

现在要说《全国共识宪章》会否为巫伊两党带来正面的选举效果,还言之过早。巫伊结盟的影响力仍有疑问,原因有三个:首先,尽管巫统和伊党的合作促成2019年的三场补选连胜,但过去几十年的类似尝试是“权宜联姻”,而非真正的马来人大团结。其次,带领签署合作协议的巫统领袖代表了2018年被击败的“老一派”巫统。其三,非马来人和非穆斯林如何看待巫伊合作仍不确定。虽然马来人和穆斯林是马来西亚的主要种族,但非马来人可以影响选举结果,尤其是当前者分裂并支持一系列政党时。国阵唯一的希望是希盟也面对分裂——希盟成员党之间和公正党内部。此外,希盟在兑现2018年大选承诺方面也面临巨大困难。

巫伊为什么大谈团结?

在签署《全国共识宪章》前,巫统和伊党在马来人占多数的三场补选中合作,取得三连胜,被认为是巫统和伊党合作的成果,不仅扭转了希盟在第14届大选的成绩,也扭转了2018年的补选失败。

巫统和伊党的政治领袖已证明有能力动员马来穆斯林选民向希盟政府施压,要政府扭转政策。2018年12月8日,两党在吉隆坡举行抗议活动,要求希盟终止签署及批准《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ICERD)的计划;抗议取得成功。巫统和伊党认为,如果马来西亚成为签署国,伊斯兰目前在宪法中的角色将被削弱。由于基层的强烈反对,希盟政府还撤销了之前签署的《罗马规约》。

伊党和巫统领袖将此事政治化,声称加入《罗马规约》将贬低马来统治者。事实上,《罗马规约》完全不影响马来统治者的地位。成为签署国只是让国际刑事法院有权调查种族灭绝、战争罪和危害人类罪,且无须事先征得罪案发生地的政府批准。

巫统和伊党领袖也利用一些观点,指希盟受到世俗和华人政党民行党的支配,而后者的目的是淡化马来人和穆斯林的权利。实际上,华人是少数族群,其预计人口比率也不断下降。此外,如果没有盟友马来政党的合作,民行党无法享有联邦权力。

希盟政府显然试图推行几项政策,以讨好保守的马来穆斯林基层。这包括计划在华文和淡米尔文学校介绍爪夷文书法,但受到华人和淡米尔人组织的抨击。政府也拒绝听取严厉对付印度籍伊斯兰传教士扎基尔奈克的呼吁。这名马来西亚永久居民被印度政府通缉,但当局选择不将他驱逐出境。扎基尔奈克发表煽动性言论,其中包括如果马来西亚确定他是所谓的“客人”,就应先将华人驱逐,因为华人也是移民。

巫统和伊党还希望安华和阿兹敏在公正党的派系会分裂该党。安华和阿兹敏的激烈竞争源于今年的党选,阿兹敏在署理主席职之争险胜拉菲兹。阿兹敏后来在广为流传的视频中被指与一名公正党党员在山打根有不雅行为。阿兹敏否认所有指控,有许多人因传播视频而被捕,包括安华的政治秘书。

巫伊大团结的挑战

尽管乐观,尤其是巫统主席阿末扎希和伊党主席哈迪阿旺,但两党的结盟并非没有挑战。他们必须说服支持者,合作协议是提升马来穆斯林选民支持的一次真正尝试,而不是权宜联姻。这种伙伴关系必须在议席分配上达成妥协。在签署合作协议前的三场补选胜利,为巫统带来较多的利好。虽然巫统允许伊党继续执政吉兰丹和登嘉楼,但伊党能允许巫统继续在它有意染指的议席出战到什么程度,目前还不得而知。

在吉打,伊党是第二大党,在36个州议席中占15席,而巫统只有两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巫伊联盟在下届大选推翻目前拥有19席的希盟,巫统会否真的让伊党主导州政府?此外,基层对合作协议的看法仍不确定。在吉兰丹,聂阿兹的影响力仍然强大,他坚决反对与巫统合作。巫统在吉兰丹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有强大支持率,但未能渗透该州的城市和东部地区。吉兰丹人之所以在第14届大选拒绝希盟,是因为马哈迪在当地不受欢迎。但是,马哈迪在下届大选前离开政治舞台,不排除希盟在未来选举获得更多支持的可能性。

其次,《全国共识宪章》幕后的主要角色是巫统和伊党的老一派领袖。尽管这并不直接影响伊党,但这显示巫统自第14届大选以来没有进行任何实质和真正的改革。到目前为止,巫统资深领袖对合作保持沉默,包括前部长凯利和纳兹里。他们对最近任命纳吉为国阵非执行顾问提出批评。巫统署理主席莫哈末哈山被认为支持这项合作。

巫统基层如何看待这一合作,仍有待观察,尤其现在阿末扎希重掌党主席。只有时间能证明反对合作协议的巫统领袖和议员会否跳槽土团党。带领巫伊合作的巫统领袖因腐败和滥权而被调查,对这项合作不会有帮助。阿末扎希和纳吉都因为在一马公司(1MDB)丑闻中的角色而面临审讯。伊党领袖不希望卷入这些丑闻,尤其是针对第14届大选前伊党接受巫统金援的调查展开之后。

哈迪阿旺也多次表示,他将继续支持马哈迪担任首相,并希望安华不会接替马哈迪。他还表示支持马哈迪任相至下届大选。就这一点而言,他发出了混乱的信号,支持巫统领袖意欲推翻的人。另一个问题是,如果民行党和土团党不再属于同一阵线,或者巫统领导层危机加深,伊党会否加入希盟,或者与土团党进行某种形式的合作?10月6日的马来人尊严大会,马哈迪、哈迪阿旺、阿兹敏及巫统总秘书长安努亚慕沙同台。

巫统的前部长慕斯达法(现已加入土团党)、凯利和希山慕丁也出席了大会,纳吉、阿末扎希、安华和旺阿兹沙则没出席。目前看来,伊党会在下届大选成为造王者。它的过去表明,它可以与马来半岛任何政党结盟,只要这样的合作能帮助它保住登嘉楼和吉兰丹的州政权,以及可能加强它在吉打的议席。

第三,签署合作协议可能导致巫统在政治光谱进一步右倾,这对于马华和国大党来说不是一个好兆头。尽管马华和国大党都派代表参加合作协议的签署仪式,但这些政党能否在选举中一起努力,仍有待观察。这可能意味着巫统将失去巩固马来西亚协商主义(consociationalism)的角色,而这是它数十年来所扮演的角色。当然,希盟可能被指责为意识形态上较弱的联盟:土团党是马来民族主义政党,公正党是多元种族政党,民行党是华裔世俗主义政党,诚信党是伊斯兰主义政党。

尽管如此,这种策略在赢得社会不同阶层的支持方面可能更有效。巫统和伊党则并非如此,它们现在只迎合保守马来穆斯林选民,而华族和印族很少会给予支持。即将到来的丹绒比艾国会议席补选将出现这一两难。在2004年至2018年间,该议席由马华候选人出战,但最近巫伊正式合作,国阵会否让马华派人出战这个议席,值得怀疑。这是国阵赢得这个马来人占多数议席的最好机会。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巫统和伊斯兰党合作及其影响”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