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都睡到7点钟起床上课,现在整个寝室6点钟就起了!”“Get一份定制早餐券,开心!”最近每天早上6点多,安徽师范大学二食堂就迎来许多同学,比往常提前了约1个小时。原来,该校为鼓励早起锻炼,从10月21日起,同学们只需早上跑步米数超过1949米或者微信步数超过2019步,便可领取一张3元早餐券,每日限定200张,先到先得。(10月25日中国青年网)
鼓励学生早起晨跑,达标就可以得到早餐券奖励,可见该校为了让学生锻炼身体真是挖空了心思!事实上,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加大了学生在校健身锻炼的力度。有些院校采取“强制”手段“逼”学生锻炼身体,以让学生走出教室或宿舍参加体育锻炼,达不到要求就扣分,这使一些学生叫苦不堪。
可是,如果不是靠学生自身重视锻炼,无论是像有些院校那样采取“强制”手段,还是像安徽师大这样靠奖励早餐券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恐怕都不是长久之计。有些院校要求学生每天锻炼步数必须达到10000步(微信运动)以上,或当天在装有蓝牙发射器的体育场馆锻炼不少于40分钟;每周锻炼需达标五次……未完成者扣除体育成绩的10%。但又催生了“代跑步”生意,作弊现象严重。
而像安徽师大这样靠“奖励”也未必总能奏效。也许在开始时,不少学生出于好奇或奖励原因,会对早起晨跑热衷一段时间,因为达标会得到一张3元早餐券。但长此以往,且不说价值仅3元的早餐券本身就没有多少吸引力,若是每日仅限定200张,如果早起晨跑的学生错过了机会,得不到奖励,以后就有可能不再感兴趣。
近日,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对全国3069名大学生围绕饮食习惯话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5成大学生不能坚持每天吃早饭,近半数学生有过暴饮暴食,超4成学生有偏食挑食习惯,超3成学生饮食观念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近8成学生饭后不运动,近4成学生因为饮食习惯曾患肠胃病。这项调查与人们担心的大学生暴饮暴食且不运动的现状比较吻合。
如今,智能手机使大学生越变越“懒”和“瘫”,直接或间接造成了很多大学生体质下降甚至健康堪忧。安徽师大仅规定早上跑步米数超过1949米或微信步数超过2019步,可如此短的距离竟要靠奖励,连2公里都不到。可见,晨跑还要靠奖励,大学生何时长大?大学生本该有点自律性,不能什么都让学校督促。而学校也要想尽办法,提高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之于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健身机会,以此改变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