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视频开不开弹幕?”最近我总爱问朋友这个问题,得到的回答也五花八门。有人说必须开,有人表示要看情况,还有很多人反问我:“什么是弹幕?”
所谓弹幕,是指网络上观看视频时弹出的评论,当大量的评论性字幕在画面中滚动飘过时,看上去就像密集的子弹,故而得名。
弹幕技术最早源自日本,后来被中国的视频网站A站(AcFun)和B站(bilibili)等引进。这类网站是爱好动漫、游戏的“二次元人群”聚集地,很多用户习惯通过发弹幕来对视频发表感想,并且与同好交流。
近年来,动画、游戏、视频网站等产业飞速发展。统计数据显示,到2018年,中国的泛二次元用户规模已近3.5亿,在线动漫内容市场规模近150亿元人民币(约30亿新元)。B站的月活跃用户数超过1亿,并且在纳斯达克上市。
随着圈层和影响力的扩大,弹幕也逐渐从“二次元” 亚文化圈走向主流。现在,中国的几大视频网站,如优酷、腾讯、爱奇艺等都添加了弹幕功能。不仅如此, 一些影视公司还推出了特制的弹幕版电影,观众看电影的同时, 可以让自己的评论也显示在大银幕上。
弹幕文化的出现,离不开技术革新,也有大众传播心理变化的原因。 在传统的电视时代,观众只能被动地接受节目提供的信息;视频网站出现后,用户可以留言评论, 但这种评论与视频本身是分离的;而到了弹幕时代, 评论与视频播放的时间线同步,用户之间还可以交流,这就创造出一种新型的社交空间。弹幕之间常常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一些“弹幕大神”也由此产生,弹幕不仅成为原视频的有机组成部分,还能为其“增值”,吸引新的观众。
有统计显示,B站的用户主要由90后、00后构成。年轻人的表达欲更强,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也更高,他们是弹幕大军的主力。这与我在身边做的调查结果也大致吻合。以30岁为界,小于这个年龄的朋友多数都能接受弹幕,有人甚至表示非弹幕版不看;而年长的朋友大多并不喜欢,很多人觉得弹幕遮挡了原视频内容,乱七八糟,看着烦躁。
不过,即便对于喜爱弹幕的观众,有几类弹幕也让人厌烦。一是“ 剧透弹幕”:提前揭晓后面的悬念,让其他观众兴致全无;二是“引战弹幕”:抛出争议性很大的观点,在视频中挑起激烈论战,喧宾夺主;三是“霸页弹幕”:用大段评论性文字,黑压压盖住整个页面,让别人看不清视频内容。这几种弹幕一出现,视频里就人人喊打了。
时下流行的弹幕似乎只是年轻人的喜好,不过,如果把定义拓宽,其实古代也有“弹幕”,中国古典小说的评点家们,像金圣叹、张竹坡、毛宗岗等,个个都是“弹幕大神”,他们写在书里行间的点评,已成为原著的组成部分。这其中,最厉害的恐怕要属点评《石头记》的脂砚斋了, 如果用上面的标准看,他既“剧透”(提及原书八十回后情节),又“引战”(钗黛优缺点比较),还“霸页”(经常写大段批语),然而,“脂批”是那么犀利有趣,让人只盼望能再看到多些, 后世对红楼梦的理解和探佚也可更进一步。
可见,从内核上来说,弹幕并不完全是新兴事物,也不见得有固定的好坏标准,它基于原作品而生,反过来又为其添砖加瓦,高质量的弹幕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新作品。作为新闻从业者,我也想到,今后的视频报道乃至新闻事件现场直播,也可以引入类似弹幕的功能,或许还能发掘出新的观点和新闻线索。毕竟这是个变革的时代,我们也需要更多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