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发公开信“求助”学生让教育充满活力-中国讯息网

校长发公开信“求助”学生让教育充满活力

作者:王军荣 阅读量:12996417 发布时间:2019-10-16 19:30:15

 校长捡到两只流浪鸭子养在校园鱼池,没想到长大的鸭子却吃掉了塘内的睡莲。近日,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第一实验学校校长袁卫星向同学们发出公开信“求助”:如何防止鸭子吃睡莲?为鼓励同学们帮助校长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袁卫星还在公开信中开出奖励条件:与校长共进早餐、免除一周作业、综合素质评价记上一笔…… 昨天,袁卫星告诉记者,公开信发出后他一共收到60多封学生回信,孩子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办法。(10月15日《北京青年报》) 

  在学生的心目中,校长是挺神秘的,现在竟然向学生发公开信“求助”,这就像一块石头在学生心中激起波澜,也引得学生的极大兴趣,为了解决校长的“困难”,学生纷纷献计献策,想出诸多好办法。校长发公开信“求助”学生,让学生觉得很新奇,也让教育充满活力。 

  校长给学校里添了两只小鸭子,可校园鱼池中刚种下的睡莲成为它们的“盘中餐”,它们不仅吃莲叶,还会吃莲花,甚至会把莲根咬断。这个问题显然是要解决的。对此,在农村长大的校长有办法解决,但他却向学生“求助”,看似“小儿科”的行为,却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校长此举本有深意,他希望借此契机,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如何珍惜生命,另一方面也能加强学校强调的“双自管理”,既自我管理、自主成长。事实也证明,校长达到了目的。收到校长“求助”后,孩子们不仅自己动脑筋,还和父母、同学讨论,有学生还特地请教住在东北农村的“养鸭大王”姥姥。 

  生活处处有学问,校园内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成为教育学生的载体。教育学生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还在校园的角角落落。套用一句话,校园内不是缺乏教育材料,而是缺乏发现教育材料的“眼睛”,只要留心,就会发现,校园中有许多小细节都可以成为教育学生的载体,只要方式得当,就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难能可贵的是,校长不仅向学生“求助”,而且回复了每一位提议的同学,让学生感受到了尊重。同时,对一些有趣的意见他还会和同学们探讨。如此,学生在和校长的互动中,学到了不少知识,也加深了对学校的热爱。   

  2014年4月28日,咸宁市实验小学副校长洪耀明当着4000多师生的面,结结实实地吻了一头小猪,兑现了自己一个月前给全校学生许下的诺言:“只要你们做到不乱扔垃圾,并能制止别人扔垃圾,使这条路的卫生状况得到改善,我就在一个月后的升旗仪式上当众亲吻一头小猪。”洪校长通过与学生打赌的方式,巧妙利用了青少年争强好胜的心理,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也让教育充满活力。校园内本该是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更不该是一潭死水,应该让学生觉得“每天都有新鲜的感觉”,如此,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学习,他们会有更大的动力学习。教无定法,校长发公开信“求助”学生却是教育的“创新”,其教育理念值得借鉴。让教育充满活力,让学生乐于学习,这是教师需要去实践的。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校长发公开信“求助”学生让教育充满活力”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