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济发展 促政治稳定-中国讯息网

以经济发展 促政治稳定

作者:文红玉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19-10-16 09:06:02

今年的香港问题必然成为年度热点问题,也必然会成为中国思考“一国两制”未来出路和走向的转折点。

其实,早在今年的6月9日香港爆发反对修订《逃犯条例》游行时,没人意识到此次事件会成为拉锯战,因为最近几年来香港类似这样的群众集会,以一年一次或一年多次的频率举行,民众多少有习以为常的错觉。因为无论是对中央政府而言,还是对普通民众而言,影响是甚微的。

比如笔者好几个朋友在今年高考结束后放弃了内地大学,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了港科大中的某一所。如果那时的他们知道香港会演变成暴乱,同时严重影响到香港人的日常生活,想来他们一定会坚决向内看的。到了今年10月,那几个把孩子送到香港读大学的朋友,无一例外生活在担心、内疚和后悔之中。

我们都知道,“反修例”发展至今已不再是修例本身的问题了,这种政治上不稳定现象的出现,极其契合了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中的三公式模型。

第一,当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现代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是社会动员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则是经济的发展,前者会提高人们的期望,后者则提高社会满足人们期望的能力,当社会动员程度远高于经济发展,就会在需求的满足与需求的形成之间出现差距,这样就产生了“社会挫折挫败感”。

第二,在社会纵向流动和横向流动的机会可能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无法得到缓解的“社会挫折感”会促使人们力图通过政治参与,而向政治体系施加巨大的压力,进而政治参与扩大。

第三,如果政治参与得到迅速的扩大,而政治制度化的程度却未能实现相应的提升,即政治制度尚不具备组织和疏导政治参与的机制和能力,则政治动乱便会应运而生,即政治不稳定现象发生。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香港问题表面上看是“反修例”问题,实际上是深层次的经济问题在不断释放压力,当港青觉得自己上升无门、上位无望时,极容易在外在力量的蛊惑下上街,通过制造混乱方式给特区政府和中央政府施压。

至于未来自己能否从这其中全身撤退,则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再加上类似的群体聚合事件极大释放了人性之恶劣,青年人尤其是未成年本来就更倾向于暴力举动,上街本身的行为和内在暴力心理找到了结合的平台。

如何化解?这已然成为了困局,短时间内想要彻底解决看起来难度极大。但是,我们不妨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有几个思路可供思考:

一是全面放开香港和内地的互融互和,尤其是人员。鼓励香港人来内地入学、工作和置业,同时赞成内地人赴香港入学、工作,可在置业上稍加限制,以掺沙子的方式让大陆优秀的年轻人全面进入香港各行各业。

二是让内地资本逐渐进入香港,逐步瓦解香港事实上存在的资本绑架政治的状况。

三是成立中国共产党香港分部,从了解基层问题开始,逐步影响基层发展,进而形成稳固的基层政权。

当然,这里面当务之急是尽快达成止暴制乱,对暴乱中的违法行为严惩不贷才能起到威慑作用,如听之任之则会形成犯罪的低成本,进而让更多人铤而走险。目前香港出现的持假枪抢劫、当街围殴不同意见者,即是非常糟糕的苗头。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以经济发展 促政治稳定”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