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说刚从亚美尼亚抵新,德士司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说道:“亚美尼亚在哪里?我就只知道亚美尼亚教堂在哪儿。”
我于是像个导游般向他介绍亚美尼亚被视为东欧的一部分,处于黑海与里海之间,西邻土耳其,北邻格鲁吉亚,东为阿塞拜疆,南接伊朗。这个1991年独立于苏联的国家,是历史最悠久的基督教国家,人口只有约300万。
“那我们有什么东西出口到那里去?”德士司机又问。还好近一星期不断地报道新加坡同亚美尼亚与欧亚经济联盟其他四个成员国(即白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我才能够告诉他从本地出口至当地的产品,包括矿物燃料、馏分油(distillates)、加工食品、机械、化工产品、药剂产品和精密仪器。
老实说,要不是工作的缘故,我不会知道亚美尼亚的首都叫埃里温,更不会知道本地好些企业,近年其实已经纷纷进军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要为这个总人口多达1亿8300万的区域服务。
欧亚经济联盟—新加坡自贸协定(EAEUSFTA)一旦生效,不仅九成本地产品的关税可获减免,通关速度也会更快,为本地企业带来许多便利与保障。
这项协定更可贵之处,在于它是欧亚经济联盟的首个全面自贸协定,有助联盟为日后的协定探路。事实上,欧亚经济联盟正探讨与亚细安制定更广泛贸易协定的可能性。欧亚经济理事会主席萨尔基相也透露,联盟接下来将沿用新协定的模式。
何谓全面的自贸协定?欧亚经济联盟是个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成员国之间取消了在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在各成员国之间得以自由流动。另外,成员国还规定,关税同盟外的商品不论进入哪个成员国,都将被征收相同的关税。
但EAEUSFTA却不只是关乎货品关税优惠的协定,它也涵盖服务与投资方面。但欧亚经济联盟既是关税同盟,它的最高权力机构欧亚经济理事会就只能聚焦货物,也就是非服务与投资方面的谈判。至于服务与投资部分的协商,则得由个别成员国负责。
面对这么复杂的架构,新加坡发挥了创意:把与最高权力机构就货物相关课题的谈判,归纳为一个环节,再与五个成员国制定个别服务与投资协定,最后再推出一个框架协定结合不同环节,意味着双方得签署七个协定。
截至今年8月,我国已有24个自贸协定,这并不包括还在谈判中的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CP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等。可以这么说,敲定每项协定都得面对一定的挑战,需要耐性、灵活度和创意。例如,为欧盟—亚细安自贸协定铺路的欧盟—新加坡自贸协定(EUSFTA),不仅须获得欧洲理事会及欧洲议会的批准,还得由28个成员国的国会一一核准,协定才能生效。
贸工部长陈振声早前谈到自贸协定的益处时,引述了贸工部的一项调查结果,指出新加坡对自贸协定伙伴的出口,在协定生效后的两年可增加18%,第三年则进一步增加16%;新协定也都能提高新加坡的国内生产总值,并让本地企业享有更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更少的服务业限制,以及更有保障的投资环境。
从EUSFTA到EAEUSFTA,签署自贸协定对于新加坡来说,已经超越签署国自身的利益,成了本土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之际,为多边组织维持贸易开放探路的重要途径。